朱棣眯著眼睛,聽著禦史劉官的覲見,連動搖大明的根基這樣的話都能說出口,他很火大。
但心中也是無奈,不能降下懲罰。
文死諫中的文,就獨指文官。
如果處罰史官,那麼以後在朝堂上誰還敢死諫?
但這禦史,實在過於……迂腐。
要不是知道他們大多數與士紳階級沒有勾結,又從來沒有什麼貪汙,行使的職責也隻是在監督自己這個皇帝的規範,再加上李世民奪皇位手段也是通過武力,但人家不僅能容忍史官的諫言,還能容忍大唐魏征那個第一噴子!
在這些buff的疊加上,朱棣對於這些史官還真不能治罪!
隻是這些史官迂腐守舊的模樣,讓朱棣無語至極。
“劉愛卿你應該能夠看出來,此計策一定能夠極大的減輕百姓負擔。”
“民以食為天,朝廷隻有安濟百姓,才能夠國運昌盛,這不是之前你們一直給朕提倡的嗎?”
“怎麼,如今這些都不成立了?”
劉觀有些語塞,不知該如何接話。
對啊,他們每一次覲見的言論,無非就是讓朱棣重視國力民生。
如果反駁,豈不是自己之前所說的話……欺君!
在朱棣用魔法打敗了魔法之後,解縉看了一眼朱高熾,稍稍猶豫一番,站出來義正言辭的說道:
“陛下,這減輕的負擔無非就是讓百姓每一頓多吃一些飯罷了,可這樣做是在有損祖製,臣相信那些百姓也是如此想法,如遇危難,寧可餓死也絕不失祖製!”
“再者餓死、累死是小,祖製是大!寧死而不失祖製,此乃為百姓的本分!”
這一番極端言論一出,不僅是朱棣,就連在場的所有文官集團都沉默了。
但隨即還是有數位文官站出來力挺解縉,意思就是說百姓的性命在祖製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朱棣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解縉,又掃視了一圈方才出言附和的文官,心中一陣冷笑。
他坐上這個皇位以來凡是自己支持的,文官集團就拚命反對;凡是自己反對的,文官集團就舉起雙手雙腳支持。
就像下西洋一樣。
本來朱棣還以為真是自己觸碰到了祖製,會動搖大明的根基。
可與陳羽溝通一番過後,朱棣知道並不是自己的決策不對,而是要想增強國力就必須狠狠的觸碰到士紳階級的利益。
畢竟初次與陳羽見麵是對方就說過:
海上有著數不儘的財富。
朱棣對此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就算貿易可以賺些錢,但也達不到如此誇張的程度。
可經過與陳羽數月來的接觸來看,大航海上必定有著海量的財富。
遍地的金銀。
後來經錦衣衛調查發現,雖有祖製海禁,可依舊有士紳與沿海官員勾結下海走私。
這樣一來,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這些士紳拚了命的阻止自己,無非就是動了他們的利益!
一群道貌岸然的假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