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聞言一怔,這些事情他還真不知道,他將目光看向了自家老三。
朱高燧低著頭想了想,錦衣衛要處理的事情其實很多,而他又是錦衣衛頭子,所以經過他手的信息也是極多,其中就包括了民間的物價情況。
他頓了頓說道:“去年冬天的時候,木炭的價格已經來到了五百文一旦……”
“當然這還是要看天氣,越冷的話價格自然越高。今年還沒有進入十一月份,天氣就比去年要冷的多,估計寒冬來臨的時候,漲到六七百文也不是不可能。”
六七百文,也隻是一爐炭火的價格,對於百姓來說根本用上不。
畢竟實用性太差了。
此話一出,朱棣一陣沉默。
這段時間以來,他已對民間物價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六百文大約可以購買將近一石米,足夠一個家人食用一個月左右;以豬肉為例,六百文可購買二十斤左右的豬肉,足夠一個家庭改善生活;六百文可以購買二匹到六匹普通棉布,足夠製作幾套普通的衣服,滿足一家人基本的穿著需求;
所以正應了賣炭翁裡麵的一句話: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朱棣沉默了片刻之後,問道:
“炭火如此……昂貴,不知如果將這蜂窩煤進行售賣,陳兄弟準備定價多少?”
朱棣再次詢問了這個問題,表明了他想要做蜂窩煤生意。
陳羽一愣,做蜂窩煤生意他不是沒有想過,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放棄。
‘鹽’是一個國家嚴格把控的物資,在古時提煉鹽不發達的古代來說,鹽稅占據了一個國家很重的稅收。好在第一次的精鹽生意在‘皇權’的加持下,借著賑災一事順利推廣下去。
否則按照陳羽的本意,絕對不會支持老朱擴張的道路。
但蜂窩煤一出,效果肯定跟不上精鹽。
畢竟相比於蜂窩煤,其實達官顯貴們更喜歡散發出獨特香味的木炭,這才配得上他們高潔雅士的身份。所以蜂窩煤注定走不上奢侈品的道路。
因此陳羽對於蜂窩煤售賣的定義為中低端品牌,可即使如此蜂窩煤一出也一樣是風靡整個大明的貨物。
最為操蛋的是目前大明可沒有管理炭火販賣的部門,完全就是各家誰需要,誰私自交易。
官府不加以管控。這就導致了蜂窩煤生意一出,必會引來朝中許多部門都想要來分一杯羹。
憑借自己一個酒館掌櫃與老朱那一幫子商賈,到時候可真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任人宰割!
“老朱,如果可以做這個生意的話,我會將價格定到兩文錢一枚。”陳羽伸出了兩根手指頭,淡淡的說道。
兩文錢?
這……實在是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