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
如果治國都失敗了,那還真沒有資格去坐太子儲君的位置!
朱高熾站立之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堅定的說道:
“父皇,兒臣願為三板斧竭儘全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高熾並沒有退縮,而是主動出擊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這個時候他再表現出懦弱、逃避等不好的性格,那麼等有朝一日陳羽步入朝廷,萬一朱棣不喜這樣在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性格,讓陳羽轉頭輔佐老二,那他就徹底喪失了爭奪儲的權力!
畢竟前一段時間老二家中的嫡子去陳羽小酒館拜訪的事情,他也略有耳聞。看似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被自家朱瞻基遇見,然後帶去。
朱高熾對此的看法則是不然。他處理朝政這麼長時間時間,可不相信會有這麼巧合的事情,之前一兩年的時候從來都沒有遇見,偏偏陳羽這位大才出現之後,他們兩兄弟相遇。
擺明了老二那邊,也想打陳羽的主意!
朱高熾的堅定表態倒讓朱棣一怔,他雙眸深邃的打量了一番自家老大,欣慰的說道:
“好,好啊!”
“隻要咱們老朱家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
“看到你這樣,我走後也放心讓你監國。現在我相信你能夠壓製住朝中的那些文官集團,本來我想如果你到時候壓製不住,就讓老二出馬,出來殺一批跳的最歡的。”
“可今日我去了酒館一趟,又為你找到了一個新的助力,再配合上你的能力,後方無憂。”
“新的助力?”朱高熾一愣,酒管他知道,裡麵僅有陳羽一人,難道父皇是要讓陳羽出山了?
陳羽那樣的大才不是不喜歡功名利祿嗎,為何會突然出來?
但不管怎麼說,有了陳羽這位謫仙人幫助,監國必將無憂!
朱棣從桌案上拿出蜂窩煤製造的圖紙,笑著遞了過去說道:
“文官集團也並非鐵桶一塊,不知你是否記得洪武時期的南北幫案?”
南北幫案,因洪武帝朱元璋組織的恩科,所錄51名全是南方人,故稱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為曆科所不見。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聯名上書,告主考官偏私南方人。
但是朱高熾知道的消息則更加深入,那就是朱元璋命人複閱落第試卷,經複閱後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所以按照常理來說,那些主考官沒有問題,但最終還是被朱元璋殺了一批之後,開設了南北幫,至此事件結束。
朱高熾接過朱棣遞過來的圖紙,邊攤開邊回答道:“記得,此事皇爺爺直接殺掉兩位狀元和幾個主考官,85歲的主考官湖南人劉三吾被充軍戍邊,最終開設南北榜,這才平息北方考生的怒氣。”
“不知這件事與攤丁入目有何關聯?”
“關聯大了去了,甚至可以說決定了朕這一次下江南後,朝局能否穩定!”朱棣的手指敲擊了幾下桌麵,淡淡的說道。
“曆史上的地域黑,不是第一次發生。北宋趙匡胤長期打壓南方學子,甚至在議事堂,還立了一塊碑“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可饒是這樣,也沒有出現洪武時期南北榜這樣極端的事情!”
“縱然南北榜有著許多原因,但本質就是南方的士紳階級想要奪權,僅此而已!”
華夏起源於北方,三國前北方是全國的中心,南方還隻是荒蠻之地。晉亂以後大批人口南遷,帶去了人口、文化、先進技術,南方開始了發展。北宋靖康之亂,又一次人口南遷,南宋經濟發展超過了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到了大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全國的中心也轉移到南方來了。但由於北方自靖康之亂之後,屢遭戰火,在明朝初年,山東、河南等地變成了荒無人煙的無人區。這樣的環境下,讀書人少了,質量自然也就落了下來。
反觀南方經濟發展起來,讀書人紮堆,水平也越來越高。在科舉中,優勢越來越明顯。大明洪武朝,多次科舉考試均是南方錄取人數,遠遠大於北方。直到洪武三十年,發生了北方學子全軍覆沒的事件。
朱高熾皺眉,當時自己在北平,並沒有參與到南北榜的爭端之中,但對於對於奪權的觀點他反倒有些不認同。
畢竟大明建國,儘管將北元被趕出了中原大地,可殘元勢力在北邊進行十次大規模侵擾進攻。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率領15萬大軍,在捕魚兒海之役中擊敗了北元最後的主力軍,元才徹底從名義上滅亡。
大明偏安南方,北方邊境戰事繁多,對於北方的控製弱,朱元璋非常在意北方的人心。大明和元勢力,處於拉鋸交戰的複雜局麵中,要抓住北方人心,必須抓住讀書人的心。大明初期,還有不少讀書人忠於元朝,“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不願臣服大明。
洪武十五年,大明恢複三年一考的科舉製,要抓住北方的士子和人心,是皇帝朱元璋最在意的。主考官劉三吾、張信等人雖然是南方人,但也遵循了考試公平原則,沒有徇私舞弊,但他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領會皇帝柔北人的‘宏圖遠略’。
朱元璋惱火自己的大臣破壞了自己的大計,於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南北榜事件引發的北方考生不滿問題。南北榜事件,可以看作朱元璋抓住北方人心,打壓南方世族,鏟除反對勢力,實行文化專製而用的手段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臣和學子看到的隻是考試公平,但皇帝考慮的不止這麼多,要對抗北元、鎮撫人心、安定北方,這些都是為了國家的大計。
朱高熾認為這才是當時朱元璋最真實的想法。
但麵對朱棣不同觀點,他不敢爭辯,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朱棣將自家老大的表情儘收眼底,輕笑一聲說道:
“我知道你不相信,但我可以明確告知你,當時我人雖在北平,可洪武時期京師之地有我的眼線。”
“那時我大哥已離世多年,洪武帝就想著培養朱允炆那個小王八蛋,可朱允炆是什麼樣的性格?與你不同,他是真懦弱到了骨子裡!”
“說白了就是一個廢物!”
話落,朱高熾眼神微動,但隨即很快就平複了下來,等著朱棣的後文。
“那時整個朝中的文官集團都想扶持朱允炆,也可以說是朱允炆的鐵杆。可偏偏朝中那些勳貴武將則偏袒洪武帝的幾個兒子。”
“為何?說白了就是利益不同罷了!朱允炆代表的是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之所以會發生南北榜案也很簡單,那就是以齊泰、黃子橙為首的托孤大臣,想要在朱元璋走之前搞一把大的,這才弄出了一場全是南方人入選的榜單!”
“但當時那份名單與根據京師之地傳出來的消息來看,入榜之人幾乎都是齊泰、黃子橙等徒子徒孫,那些字跡、文章風格之類的一看就知道出自誰家,所以最終會以北方連字都寫不好來說事。如果重新抄錄一遍,我相信這份榜單一定會變!”
“但奈何那是因為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將朱允炆這位未來儲君也牽扯進去,所以洪武帝才給了那些南方的文官一個機會,誰知道他們不顧皇帝遞過去的台階,選擇了硬剛皇權!這才有了最後的殺戮!”
聽見朱棣所說的另外一個版本,朱高熾不禁蹙眉,這個消息可點出乎他的預料。
以他的能力,聽到這裡就已經可以推斷出齊泰、黃子橙那幫人的想法。
無非就是打造:
科舉祖製!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