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說了許多,
朱瞻基停下來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吹了吹,抿了一口,潤潤嗓子後,問道:
“李四告狀之後過了幾天,他又私底下找到我,詢問事情的進展情況。還說如果爺爺不在,如果父親想要嚴辦此事,他一定支持。還建議我說,如果嚴重……可以直接移交官府處理。”
“學生很頭疼,不知道該不該聽李四的。猶豫的點就在於他們二人各有特長。”
“張三會說話,會來事,處事圓滑。但他做的事情,學生知道不對,也擔心今後越做越過分;李四此人我們朱家很放心,沒什麼歪心思,隻是做事太過於死板,不懂變通,這就導致效率差。但此人對損害朱家的事情,如果發現,定會積極阻止,始終將我們家利益放在首位。”
“學生到底該不該將此事壓下去。又或者等爺爺回來,在張三東窗事發的時候,出來求情?”
在職場中,每位員工都少不了經常和領導打交道。
八麵玲瓏的人,情商高、善於溝通和協調、處世圓滑。但有時候心思太活,讓人覺得不靠譜,難以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而老實人則執行力強,做事穩重可靠,但往往在處理人際關係和抓住機會方麵顯得遲鈍,容易吃虧。
如果身為打工人,肯定認為第一種人,也就是張三那樣的人很可恥。
但是身為領導者,用人方麵,往往考慮的不單單隻是品德。
這一點與曆史長河中的雙方政治對立,很像。
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和珅’與‘劉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和珅是一位實打實的貪官!
他為人處事宗旨就是周到,讓每個人都舒服,尤其是讓領導舒服。
所以和珅會說好聽的話,會做讓乾隆好受的事,會對乾隆投其所好,這樣一來當然就能得到領導喜歡。
乾隆在位前期對貪官深惡痛絕,貪汙多少,在他眼中都是一個殺字!
但到了晚年,乾隆變了。
不再嚴厲打擊貪汙,反而縱容和珅貪汙。
原因很簡單,國庫緊張,和珅可以搞到錢。
有了錢就可以滿足乾隆奢侈的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乾隆認為和珅貪一些就貪一些,就當辛苦費了。
所以,後世都說和珅是一位巨貪,但要知道和珅所貪汙的,隻是乾隆手中流下來的。
至於劉墉,則完全與貪汙等罪惡不共戴天!
如果站在百姓角度,你可以說和珅錯。可如果站在領導者角度,你能說和珅錯?
所以,這裡麵確實有些門道。
陳羽沉默半晌,緩緩開口,帶著幾分深意地問道:
“小朱啊,老朱對你寄予厚望。要是我猜的不錯,往後朱家產業十有八九要交到你的手中,那麼你以後就是一家之主。”
“現在你站在一家之主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今後你對於手底下的夥計,肯定希望他們有著君子般的品行、麵對中飽私囊毫不妥協、做事能力還極為出色……”
“說白了,就是那種近乎完美無缺的人才,對不對?”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