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靠的是什麼?
義氣!
劉邦如此,朱元璋亦是如此。
陳祖義之所以能在海上做那麼大,依靠的東西有很多,勇氣、殺伐果斷等,但最重要的還是講義氣。
對待下麵的兄弟好。
否則,他絕對不可能在海上,拉起這麼大的隊伍。
朱棣冷笑一聲,饒有興致的說道:
“你是想說自己良心未泯?”
陳祖義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反而語氣頗為無奈的說道:
“陛下,自洪武帝海禁以來,對於沿海依靠捕魚為生的漁民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我也是其中的一員,為了能有口飯吃,隻能下海,卻被官府發現通緝,無奈才逃亡海上,有了如今的陳祖義。”
“但臣可以保證,臣與那些個兄弟剛開始的時候,確實秉性確實純良!”
“皇上能不能看在事出有因,禁海在前的份上,把罪全部加在我一個人的身上。”
朱棣輕輕搖了搖頭,顯然這種事情他不能答應。
但念在陳祖義確實一個條漢子,而他又是軍旅出身,對於這樣有情有義的人最是賞析:
“這幾天我會命人專門命人記錄下來你們的臨終遺言,如果親朋尚在的話,會幫助你們告知家裡,留份音信。”
陳祖義聞言,還想求饒,朱棣卻揮了揮手。
押送的兩位錦衣衛接到示意,立刻將陳祖義拖拽了下去。
顧成見殿內隻剩下他與朱棣二人,神情嚴肅起來,
“陛下,根據臣得到的消息,寧王與鄭和剿滅海盜後,分成兩隻船隊行駛,不知寧王此舉是有兵變之嫌?”
朱棣一愣,笑著說道:“十七弟是接受了我的秘令,有另外的任務需要去完成,老將軍儘可放心,不是兵變。”
顧成點了點頭,繼續道:
“既然不是兵變,那寧王船隊行駛的方向是日本,他想要乾什麼?陛下難不成不知道那邊海域擁有所謂的神風?”
朱棣知曉顧成這是為了大秦考慮,於是他耐心的將神風原理解釋了一遍。
當然也包括日本島上擁有百萬噸白銀礦的事情。
顧成聽後的反應,不是朱棣以為的同意,反而憂慮的繼續覲見道:
“陛下,此事實在太過冒險,臣以為不妥!”
朱棣:“險在何處?”
顧成沉聲說道:
“陛下,跨海而戰,補給線數萬裡,大明根本供給不上。”
“再者,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日本國土上的局勢如何?擁有多少兵力?國力又是多少?這些我們都一無所知,此乃兵家大忌啊!”
“在這種情況下,饒是大明士卒強大,可打起來萬一討不到便宜,陛下可曾想過,那可是一萬多名的士卒客死他鄉,就像當年蒙古一樣,連魂歸故裡都做不到,此舉恐危急大明社稷啊!”
“再者,哪怕知道神風的秘密,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悲劇,乃前車之鑒!臣望陛下三思。”
朱棣擺了擺手:“寧王都在海上航行一個多月了,現在想要三思恐怕已經來不及。”
他在鄭和下西洋之前,秘密下達的作戰任務,隻單獨告訴了他們二人。
原因就是擔心朝中有人反對,而且還會吵的人不得安寧。
如今木已成舟,想反悔已經來不及了,隻能打!
朱棣安慰道:“老將軍放寬心即可,寧王的領兵作戰能力有目共睹,情況不對,他不會放任大明士卒白白犧牲。”
“再者,一個陳祖義,整個南洋諸國加上日本都解決不了,可大明一下海就一勞永逸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