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龍脈_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5章 龍脈(1 / 2)

陳羽看著麵前兩個武將眼中的疑惑,頓了頓,神色恍然,朗聲開口道:

“之前說了地理切割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融合程度;而馬太效應則決定了一個國家能夠發展到的國力表現;而接下來,就是要說一個國家的起源,從而推斷其民族的特性,進而能夠從宏觀角度給出針對性的答案。”

“對此我會分析華夏文明剖析出華夏民族特性,與朝鮮民族特性,從而延伸出日本民族特性!”

“華夏民族……特性?”朱棣喃喃道。

這幾個字組成的詞,很好理解。

但朱棣好像從來沒有考慮過,哪怕當上了皇帝亦是如此。

感覺沒用!

他感覺現在陳羽口中所說言論,沒有先前講述王朝周期、削藩、攤丁入畝、大明寶鈔、海洋絲綢之路等等,那種很牛逼的感覺。

派遣寧王征伐日本,是為爭奪銀礦。

但如果能讓其變成大明的永久殖民地,最好不過,如果變不成,大明也不可能花費海量的財力物力去占領。

他根據長時間以來對陳羽的接觸,陳羽口中承諾能有辦法,幾乎都能拿出很好的主意。

但知道了日本的民族特性,又能如何?

文化、思想才是最難解決的難題!

朱棣皺著眉頭,莫不成這已經超過了陳兄弟的能力範圍?

畢竟饒是謫仙人轉世,可你隻要轉世下來,就是一個肉體凡胎,能擁有的無非是超越常人的才智。

但這樣的才智,也有限。

對於‘占領’大明萬裡之外的國家,還是一個島國,難度極大。

雖然陳羽講解,並沒令朱棣此次感到震撼。

但他沒有表露出來。

畢竟之前陳羽已經展示出來了他的能力。

一次兩次平衡一下,又怎麼了?!

絲毫不影響陳羽在朱棣心中地位。

陳羽繼續說道: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在《左傳》裡,孔子也曾說過這樣的話:“夷不謀夏,夷不亂華。”

“可見,周朝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華夏這個概念,也就是說,那個時期的人們潛意識裡,已經具備了認為他們屬於同一個民族——華夏民族。出現這樣的原因很簡單,華夏由於天然的地理切割。”

“東方有浩瀚的汪洋;北麵則是寒冷的高原和西伯利亞荒野;南方則被熱帶雨林和橫斷山脈等天然屏障環繞;西方則更加壯觀,西南有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而西北是廣袤的沙漠,更西則是蔥嶺。”

“這些自然屏障,將中原地區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環境,讓生活在這一片土地的人們,渾然產生了一股認同感,由此誕生出——華夏!”

顧成看著陳羽侃侃而談的樣子,心中詫異。

他之前一直認為華夏是始皇帝大一統後,才具備的認同感。

畢竟,始皇帝的車同軌、書同文等,可是真正消除了戰國思想上的誤差。

在他的認知裡也與朱棣一樣,思想融合大於民族融合。

但現在聽著陳羽的解釋,感覺確實如此。

畢竟,戰國時期你可以是戰國時期的任何一個國家,也可以為不同的國家而戰,但本質上是一個民族。

這並不矛盾。

陳羽:“天然的地理切割會導致封閉的地理環境,不僅使得封閉環境內民族的認同感極大的提升,而且對文明的延續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比如,從任何方向的外敵入侵都極為困難,甚至過不了這些自然障礙。”

“我曾讀過一本史書,是有關秦朝時期,據說始皇帝統一六國後,有一支橫掃歐亞大陸的軍隊,打遍天下無敵手,在這種情況下開啟了東征,史稱亞曆山大東征!隻不過這支軍隊行軍至蔥嶺便止步不前。”

“若非蔥嶺及西域的沙漠障礙,亞曆山大可能會繼續東征,直達中原地區。與當時始皇帝統治下的大秦,進行正明交鋒!”

陳羽講話的同時,手指上沾了沾水,在桌麵上畫起來華夏周遭所麵臨的地理切割。外加壓力山大大軍的切入點如何被蔥嶺所阻擋。

一提到戰爭,還是有關外敵戰爭,朱棣端起手中的酒,一臉沉思的看著陳羽畫出的華夏草圖與周遭自然環境。

陳羽口中所說,先秦時期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進行過遠征,他不懷疑。

畢竟對於一些史書上麵的記載,尤其先秦時期,很多東西都流失了,但不代表絕跡了。

但哪怕假設,朱棣也會認真思考。

畢竟鄭和已經下西洋了!

大明的船隊能夠開到其他國家的門口,其他國家的船隊為何不能開到大明的門口?

他身為馬上皇帝,居安思危還是有的。

地理切割不是萬能的。

先秦時期就已經有國家前來拜訪過華夏了,隻不過當時受限於地理區割的保護沒能如願。

現在呢?

以後還會不會有國家來拜訪大明?

是帶著和平前來,還是帶著堅船利炮前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他的統治下,絕對不允許大明被外敵通過海戰打入本土,畢竟千年以來從來沒有聽說過,他也丟不起這個人。


最新小说: 蕭劍平生意 詭異時代,我為界使! 十九世紀換嫁情緣 武功儘失,隻能去當魔法師了 方仙外道 穿成惡毒雌性,五個反派雄性跪求收留 雄蟲勇闖首都星日記 三國:白毦陳到 家族修仙:全族跟我下副本 快穿之我的宿主像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