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兩小朱肯定是沒機會去做,但如果能夠通過所謂的解題體驗一把推理解謎的快感,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這節課不一樣的教學,也確實如陳羽最開始期待的那會,課堂的氛圍在不知不覺間輕鬆起來。
朱瞻壑也是將陳羽給他出的三道題收了起來,在一旁說道:
“老師,推理方麵我可是強行,您出題吧。”
朱瞻基也在一旁不甘示弱的附和道。
畢竟要是說算經方麵基礎他有可能是弱項,對比朱瞻壑來說那肯定是不如的。
但是
要說比聰慧程度方麵的推理,他還真的是沒有服過誰。
好聖孫三個字的含金量,足以證明他的聰慧。
陳羽點了點頭,低頭思索了一會,在紙上寫道:
有四頂紅帽子和三頂藍帽子。將七頂中的四頂帽子分彆戴在甲、乙、丙、丁四人頭上。
而這四人每人都隻能看見其他三人頭上的帽子,但看不見自己頭上的帽子,並且也不知道剩餘的三頂帽子的顏色。
朱瞻壑與朱瞻基兩人,此時正聚精會神的看著陳羽書寫的題目,順著題目中的思路,已經開始了思索。
陳羽繼續寫道:
他們互相觀察了其餘幾人頭頂上帽子的顏色之後,
問甲:“你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
甲說:“不知道。”
接著問乙:“你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
乙想了想之後,也說:“不知道。”
然後問丙:“你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
丙思考了一會兒,同樣說:“不知道。”
最後問丁。
丁回答說:“我知道我戴的帽子是什麼顏色了。”
當然,丁是在聽了甲、乙、丙的回答之後而作出推斷的。
陳羽寫完之後,將最後一句話圈了起來,笑著說道:
“這最後一句話就是這道題的精髓,聽清楚我的問題,問丁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
最後一句是精髓,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陳羽感覺這一道題的提示已經足夠明顯了。
本來就是奔著給兩小隻娛樂找信心的,所以沒有必要搞的那麼難。
給點提示,適當的推理一下差不多就可以出來了。
然後,這節課到此為止,順利結束。
多好!
朱瞻壑與朱瞻基兄弟二人見題目出完了,對視一眼,眼中躍躍欲試,甚至有著一絲絲看不見的鬥誌。
都想要比拚一下,雙方誰先做出來。
陳羽淡淡的指了指:“對了,題目就在這裡,如果感覺推理起來比較費力的話,可以打打草稿。”
接下來則是換著朱瞻壑與朱瞻基一同坐在桌子上,奮筆疾書起來。
陳羽悠閒的喝了一杯茶,等待了一會,按道理來說,這一道題算是簡單的了,隻要順著思路往下推,絕對不難。
他站起身來,在兩小隻身後走動。
好家夥,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這兩個家夥打的草稿毫無邏輯與章法。
按照他們這種打草稿的方式,估計再給他們幾個時辰或許可以搗鼓出來,可是這樣的話,就失去了他出題最原本的意義:娛樂!
看來後世的義務教育還是有用的,最起碼幫助孩子從小養成了解決問題的思維,尤其是數學。
陳羽歎息一聲,看來最後還是少不了一番道理講解,
“不錯,你們做的都很棒,但是……這馬上也快到吃中午飯的時間了,為師就提前公布答案,然後帶著你們一起做一遍。”
兩小隻點了點頭後,陳羽就開始了書寫。
“題目甲說不知道,說明乙、丙、丁三人中至少有一頂紅帽子,因為如果乙、丙、丁都戴藍帽子,甲就能知道自己戴紅帽子。”
陳羽寫的過程很詳細,可以說完全是根據題目中的信息而羅列的可能性。
“乙說不知道,這意味著甲、丙、丁三人中至少有一頂紅帽子。
結合甲的回答,說明丙、丁中至少有一頂紅帽子。因為如果丙、丁都戴藍帽子,乙就能根據甲的回答推斷出自己戴紅帽子。
丙說不知道,結合前麵甲和乙的回答,說明丁戴的是紅帽子。因為如果丁戴藍帽子,丙就能根據甲和乙的回答推斷出自己戴紅帽子。
所以丁戴的是紅帽子。”
陳羽寫完之後,放下筆,問道:“為師這樣寫你們看看能不能明白?”
寫的過程一氣嗬成,中間沒有任何停頓。
因為這道邏輯題幾乎沒有任何的陷阱在裡麵,但對於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有可能會因羅列信息雜亂,導致答案短時間內出不來。
草稿紙上的步驟清晰明了,朱瞻基兩兄弟不可能看了之後理解不了。
隻是看了之後,
哪怕已經了解了這道題的答案,但他們兩位依舊陷入了沉思。
足足過了好一會的功夫,才聽到數聲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朱瞻基撓了撓頭,抬起頭來,雙眸充滿小星星的看著陳羽,不得不說,他現在對這位老師是越來越崇拜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說彆的,光從這一道題很簡單的題上,就足以看出老師的用心良苦。
他現在已經徹底懂了。
看似老師出了一道簡單的娛樂題,奔著活躍課堂氛圍去的。
事實也是如此。
朱瞻基方才做的時候,並沒有感覺這道題與老師出給朱瞻壑的題那樣,給他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而腦海中思路流暢,心中感覺能夠做出來。
但結局怎樣呢?
他低頭瞥了一眼手中自己打的草稿紙,毫無章法,完全就是想到哪裡寫哪裡。
明明腦子裡很清晰,但真正對外輸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卻是這副模樣。
朱瞻基歎息一聲,現在他已經徹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以後遇到任何難題,都應該從頭開始整理信息,一點一點的抽絲剝繭,總能得到答案。
朱瞻壑感覺他這一節課學到的東西也非常的多,思維縝密、邏輯嚴謹,但審查信息的能力實在是他的弱項。
放在現實生活中呢?
那就是典型的書呆子,沒有眼力見!
這也是朱瞻壑第一次跟著朱瞻基一同上課,也算是見識到了老師因材施教的能力。
他心中暗道:
“看來皇爺爺已經將堂哥托付給力老師,這上課的內容已經將堂哥當做儲君培養了嗎?”
都不得不說,這教學的質量確實高。
比起皇宮中的那幫老師,足足有七八層樓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