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綏爾聽的幾度欲言又止,最後一整個人懵逼在了當場。
他最開始的想法是因陳羽沒錢,又不懂得變通,所以空有一身手藝,卻隻能蝸居在此。
但納綏爾萬萬沒想到,最終那個大傻子竟然是他。
聽聽這說的還是人話嗎?
什麼都不用乾,光憑著酒館之外的生意,每年就可以獲得幾十萬兩的利潤,不僅如此,不遠處還有一座占地三百多畝的豪宅。
有錢他還能能理解。
但一座占地三百多畝的府邸,就顯得有些牛逼了。
他為了儲存貨物,特意了解過大明的房價。
尤其宅院。
京師之外的地方不好說,但京師內部,要想購買到三百畝以上,據他所知整個京師也僅有十幾座。
說白了,沒有一定背景,真不一定能夠拿的下來。
但他不知道的是,陳羽這座府邸,確實不是因為自身背景的原因所購,而是靠著朱棣在其中搭線。
此時,
納綏爾看陳羽的眼神完全變了,經過一番考量,他對於陳羽話中的真實性,選擇了相信。
他腦海中回憶著方才跟陳羽談將生意擴大等宏圖時,對方態度一直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絲毫沒往心裡去。
納綏爾常年在國外漂泊,風裡浪裡積攢的閱曆,早讓他練出雙識人的火眼金睛。
陳羽無論舉止還是言談,都沒有透漏出對金錢的渴望,與市井那種庸俗的氣息,反倒始終給他一種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淡然。
納綏爾後退一步,行了一禮,態度也愈發恭敬起來,正色說道:
“掌櫃的莫要見怪,倒是我有眼無珠,看走眼了。”
“但是,以我的眼光卻能來到掌櫃的酒館,著實就是您口中的有緣人。要說起這來,還要多虧了車隊第一輛馬車的車軸,若不是它恰巧壞在了這裡,我也不會成為掌櫃的有緣人。”
“既然如此,在下想邀請掌櫃的一同喝上一杯,閒聊片刻……不知可好。”納綏爾說著,做出邀請狀。
異國客商的麵容上泛起笑意,眼中卻藏著幾分深思。
他是第一次來大明做貿易,人生地不熟的,全靠膽識與賺錢的信念支撐。
如果在大明做生意的過程中,結交一位有權勢之人,日後無論是打通商路還是周旋關卡,都將是不可多得的助力。
陳羽點了點頭應了下來,走出櫃台,與納綏爾相對而坐。
說實話,
陳羽對納綏爾的第一印象挺不錯的,對方從進來到現在的表現來看,都極具涵養。
再者,
納綏爾三言兩語就為陳羽描繪出一幅酒館商業版圖,這樣一份在商業上的造詣,饒是陳羽聽見了也有些吃驚。
因為其中可蘊含著後世的一個暴利生意門道:
“以技術招開加盟,從而狂賺加盟費!”
在這樣的賺錢模式之下,十幾萬的資產,可以很快做到上百萬甚至上千萬。
當然若是在大明推出‘公司上市’的舉措,那麼上億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