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二人就像打開了話匣子,氣氛熱烈的交談起來。
納綏爾給陳羽講述著他這些年在海上做貿易的情況,還有遇到的各國風土人情,從這些話語中,也算讓陳羽更加詳細的認識到大明之外國家民族的見聞,對南洋的大部分國家風土人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陳羽則靠著腦海中那超越時代的學識,說的話與見解在納綏爾聽來,完全有一種驚為天人的感覺。
在這個交談的過程中,二人的關係不知不覺間快速拉近。
陳羽的隨和,也讓納綏爾心中漸漸接納對方成為自己在這異國的真朋友,言語更加熱情起來。
隨著聊天的推進,陳羽在納綏爾眼中的形象變得愈發高大!
有錢、有地位、有背景就算了,竟還有個如此淵博的知識!
沒天理啊!
納綏爾有些納悶,許多他主動引出來的商業話題,本來想要展示他在商業一行上的造詣。
結果陳羽能順著這個話題延伸出更加深奧的商業知識,這直接給他虐到體無完膚。
但他轉念一想,在大明與這樣一位學識淵博,在商業一行涉獵極深的人做生意,好像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
更何況,
看著對方的態度,這分明是將自己也當做了朋友。
這不就是大明的常言道:
“相見恨晚?”
想到這,納綏爾心中一陣激動!
二人又閒聊了一會,門外商隊中一人進入。此人正是之前離開巷道外出,尋找外援之人。
他走到納綏爾身旁,壓低聲音,嘰裡咕嚕說著什麼。
大意陳羽並沒有聽清,從納綏爾的複述來看,是他之前派出去購買馬車的人回來了。
外麵的突發情況已經處置妥當,他是前來請示,是否繼續趕路。
納綏爾對著陳羽詢問道:
“不知陳兄弟,可否方便將後廚飯菜拿出,讓商隊成員享用?”
陳羽恍然,納綏爾要是不說,他都差點忘記了。
外麵商隊的人到現在還餓著肚子呢。
他最開始準備的飯菜份量,就是奔著七八個人去的。
旋即,
陳羽前往後廚將這些飯菜端了出來。
八個左右的商隊成員進來用餐,秉著外麵貨物需要人看守為由,陳羽則陪著納綏爾一起,站在酒館門口。
陳羽順勢問道:
“你這一趟前來京師做貿易,不知準備販賣何物?”
納綏爾指了指馬車上的貨物笑著說道:
“大部分都是我們國家當地的特產,當然也有許多沿海國家的貨物,外加與其他商人在途中貿易的貨物。”
陳羽好奇的問道:“特產……可否說出來我聽聽,我很想看看是什麼樣的貨物在各國之間受歡迎。”
納綏爾聞言,當即絲毫不遮掩的介紹起來:“蔬果類有核桃、把聃、鬆子、石榴、葡萄……等,昂貴一點就是當屬香料了。”
“但這些貨物與大明商品根本沒有可比性,我打算將這些貨物販賣之後,購置一些大明的陶瓷、絲綢運往海外販賣。”
“但知道了陳兄弟的精鹽生意後,感覺精鹽方麵的利潤有可能不亞於陶瓷、絲綢,所以陳兄弟,要是不出出意外的話,等我處理完了這一批貨,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始交易精鹽生意了。”
陳羽思索著納綏爾說的這些特產,核桃、把聃、鬆子、石榴、葡萄等,這些物件他不知道這個時間段有沒有傳到大明,但他平日裡在街區購物時,並沒有看見過。
有時候適當吃些水果,尤其是核桃,還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