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輾轉反側,徐妙錦終於還是慢慢的進入了夢鄉。
哪個少女不懷春,尤其是對於墜入愛河的少女來說。
這個情況下,哪怕進入夢鄉,也有大概率會做春夢。
隻見睡夢中睡的香甜的徐妙錦,唇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甜笑,臉頰緋紅。
…………
對於徐妙錦與朱瞻基之間發生的小插曲,身在府邸之處的陳羽還全然不知。
自己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大明國公之女、皇後之妹的目標。
陳羽依舊過著每天規律的生活,隻不過多了一件打造吉他的事情。
畢竟答應過弟子的事情,怎麼說也要做好。
最開始打造吉他的時候,確實花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但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者有了一個可以供調節音階的吉他,再研製出一把新的,花不了多大功夫。
三四天的時間,就已打造完成。
但陳羽也不清楚自己的這個弟子什麼時候來,所以乾脆掛在了酒館牆壁上,來了直接交給對方就行。
……………………
中東,忽魯謨斯海域。
萬頃碧波之上,二百餘艘寶船如移動的城池般綿延數裡。
鹹澀的海風送來一陣陣清風,船舷旁,銀鱗閃爍的飛魚成群掠過水麵,拖曳出一道道細碎的晶光。
鄭和玄色官袍被海風鼓起,站在甲板上眺望著遠處,望著若隱若現的陸地輪廓,高興的說道:
“船隊航行了三四個月,終於見到了陸地。”
一陣清涼的海風吹過,使他想起了老師姚廣孝小時候訓誡的話。
鄭和你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隻是一個宦官,牛馬中的牛馬,奴仆中奴仆。
表麵上看著像人,卻如同痰盂和抹布一樣,隻是主子家的一個用具,也就是一個隨時可以被丟棄的工具人。
嬪妃們將來可以在自己麵前更衣,就因為自己是一個宦官,是一個物件,是一個不起眼的用具!
那時自己在姚廣孝手底下求學的時候,不僅是尊嚴、就連感覺靈魂都要被這番話撕成了碎片!
但數年學有所成之後,他才懂得了老師姚廣孝大師的本意。
破而後立!
宦官雖是不男不女的奴才之身,但往往心智強於常人,將來更是可以憑借著皇家東風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甚至載入史冊的事業!
世人眼中宦官非人。
但他鄭和卻偏偏要做人;
不但要做人,還要一步一步爬上去,做一個人上人!
鄭和的偶像,不是史書上的三皇五帝,而是一個宦官。
漢朝時期的司馬遷!
司馬遷與鄭和的經曆出奇的相像,都是因莫須有的罪名,慘遭閹割。
不過,
司馬遷雖成為無根之人,卻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痛定思痛、忍辱負重,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最終編纂成了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書之一《史記》。
書中的內容,寫儘了古往今來的帝王將相。
雖被割根,卻修成了人中之聖,無冕之王!
而他鄭和也要通過下西洋做出一番事業。
下西洋開通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大明海外殖民地,他鄭和勢在必行!
鄭和身後一位老者站出來笑道:
“鄭大人,遠處的國家乃是忽魯謨斯,是一個十分熱鬨的地方,泰西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古裡人等許多國家的商人,都聚集在這裡,將這裡當做了各個國家商品貨物貿易之地。”
大明自洪武時期雖然下達了海禁的政策,但在此期間還是有著許多的商人為了高額的利潤選擇下海。
其中有成為了海上強盜的陳祖義,當然也有成為南洋一帶有名商人的漢人代表。
而這位就是被譽為已經在南洋一片,做貿易十多年對周遭了如指掌的老翁——蘇明舟。
下西洋最難的不是與各國之間的交流,而是航線。
海上茫茫汪洋,如果沒有航線的話,對於船隊來說是一件會危險的事情。
而鄭和如今探索的就是未知領域。
所以一路上也是各種打聽對於熟知航線的人,想要將其聘請,從而使得大明船隊能夠行駛的更遠。
最終找到了也是因逃避海禁遠走他鄉的蘇明舟。
鄭和向蘇明舟承諾,隻要做船隊向導,自己回到大明可以向永樂帝免除他的罪責,並且為他今後在海上的貿易,提供終身庇護。
商人在國內賺錢,靠的是關係網。
可到了海外,關係網反而成了其次,最重要的是背後的國家。
蘇明舟在外十多年,對於大明的國力排名有一個很清晰的認知,所以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就加入到了鄭和的船隊之中。
在蘇明舟的豐富航海經驗下,他也是成功帶領大明來到了忽魯謨斯。
鄭和點了點頭:“蘇明舟我記得你說過忽魯謨斯這個國家沒有皇帝,隻有一個叫做什麼執政官,朝廷治國的地方,叫做什麼公會?”
鄭和一路行駛過來,已經見識過下西洋的暴利。
他料定永樂帝知道後,定會組織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三十次航海。
所以,他要將眼光放的更長一點,先為大明挑選一個地方,作為大明將來貨物的中轉站。
很顯然,忽魯謨斯就是這樣一個天然的好地方。
蘇明舟點了點頭,“不錯,雖然叫法不同,但行使的權力是一樣的,以小民的身份,平日裡進忽魯謨斯做生意肯定沒資格見執政官,但鄭大人不一樣,代表的乃是天朝上國,相信他們無論如何也會給大人幾分薄麵。”
鄭和聞言沒有接話,而是凝視著不遠處的陸地。
這裡的商道打通之後,此地必將會湧入大量大明商人。
那時最主要的當然就是安全。
所以,鄭和身為船隊指揮使,必須與他們的統治者進行溝通,執行陳羽提出的駐紮軍隊想法。
根據他所知,忽魯謨斯在這片地界,算是一個國力不弱的國家。
如果此國執行官不能與自己交涉有關保護大明貨物與商人的安全的駐軍事宜,他就隻能執行陳羽的第二套計策了,肢解!
當然,畢竟是第一次下西洋,不到萬不得已,鄭和不想對忽魯謨斯發起肢解。
鄭和身側的副使武宣猶豫片刻,一臉笑意的湊到鄭和身旁,
“鄭大人,馬上就要見到陸地上,可水師兄弟們……有一個難言之隱,他們不敢說,所以想托我傳達。”
鄭和眉毛一跳,心中對於吳宣想要說的話已經有數,眼神示意蘇明舟退下之後,淡淡問道:
“都是一個船上的人,有何當講不當講,儘管說就是。”
吳宣頷首道:“水師兄弟們已出海漂泊四五個月左右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