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_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 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

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2 / 2)

但一想到之前陳羽在他的麵前所展現出來的假設推測能力,他又感覺很有可能。

朱棣當即在書房內找到了兩把椅子,搬過來自己與陳羽一人一個。

恩科是否舉行?

說實話這個問題也是最近一個比較困擾朱棣的難題。

既然自己猶豫不決,倒是可以聽一下陳兄弟方麵的分析。

說不定聽了之後,自己就可以不用糾結了。

“陳兄弟,朝廷都沒有頒布的告示你能推測出來,還如此篤定的樣子,能不能給我說說看?”

“現在外麵一點有關恩科的苗頭都沒有,而我家老大……他平日裡雖是經商,可也有一顆想要科舉的心。”

“如果此事靠譜,我就回家讓其讀書,早做準備。”

古代的恩科,相當於後世的高考。

當然困難與殘酷程度,卻甩高考一大截。

但本質上,卻依舊是寒門子弟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陳羽腦海中浮現出朱哥那一副胖胖的、憨憨的模樣,但給他的感覺卻是一個比較斯文經常讀書的君子風。

要是他記得不錯,錯過這次恩科,再想參加可不是像高考一樣等一年,而是需等三年。

三年!

人生又能有幾個三年!

陳羽歎息一聲,他對朱哥的印象還挺不錯,多說兩句吧。

他坐了下來,淡淡的說道:

“其實很簡單,首先明確一點,恩科的目的是什麼?”

“為朝廷選舉人才!”朱棣說的很是肯定,他對科舉還是有些研究的。

陳羽頓了頓,點了點頭說道:“說得對,但不全對。”

“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科舉製度對於皇權與國家的影響,它是華夏曆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國策,也是皇帝選拔人才最為有力的途徑!”

“它取締了魏晉時代的“九品中正製”,不再以士族門第為選才依據,打破了桎梏中國數百年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象。

布衣學子十年寒窗,也可高居廟堂,科舉呈現出的生氣勃勃,使得天下英才儘被收與朝廷的局麵!”

朱棣皺眉,沒有理解陳羽口中的對但是不全對是何意思。

九品中正製選拔的人才注定有限,而科舉則是通過天下間選拔英才,這樣一來,哪一個更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有關想要他提前開啟恩科的奏疏,多半也是打著朝廷人手不足的口號。

隻不過建文二年開啟過一場科舉,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進行,下一場科舉是在下一年。

當然,若皇帝開啟恩科,那是可以提前進行。

但恩科是建立在朝廷發生了特殊情況的前提下,才會頒布。

朱棣猶豫的點就在不想承認朝廷在自己的治理下,出現了特殊情況。

陳羽繼續說道:“大明不久前經曆過一場靖難。按理說這麼大的動亂,天下局勢怎麼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安定下來。”

“可是在永樂帝強有力的手腕下,國內目前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哪怕邊疆都非常安穩。”

朱棣聽了這話,嘴角微揚,有種被肯定的感覺。

而且對象還是陳兄弟,分量可不輕。

想想也是,當初國內剛經曆大亂,到處都是爛攤子。

可自己登基後,不過短短幾個月,就把局麵穩住了。

現在城裡城外又熱鬨起來,商鋪照常開門,百姓們也能安心過日子了。

哪怕是邊疆的那些韃靼蠻子,在萬國宴的時候也隻能淪為乞求的份。

可若是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是建文,那還真不一定能做到自己的這種地步。

陳羽微微頷首繼續說道:

“大亂之後確實可以通過手腕強行使權力交接平穩度過,但權力交接完成之後,也就是從打天下變成了治天下,那麼文官也就是讀書人就變得尤為重要。”

“雖說目前國內風平浪靜,但暗中卻藏匿著龐大的危機,也就是極度缺乏人才!”

“這龐大的人才缺口,無論針對將來國家各個地方的運轉,還是針對暗中的危機,都顯得尤為重要!”

“也就是說大明如今,已經到了不得不恩科的地步!

“龐大的人才缺口?不得不恩科?”朱棣挑了挑眉,嘴中喃喃的重複著。

朝廷如今各方麵的運行沒什麼問題啊,六部各司運轉平順,各地稅賦奏報條理清晰,為何會出現龐大的缺口?

可是他感覺陳兄弟口中說出的語氣,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陳羽見老朱這個反應,也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也不是誰都可以像他一樣,透過現象看到更加內在的問題,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就是龐大的人才缺口!”

“老朱,不要看現在朝廷各方麵的運轉都沒有什麼問題,似乎開辦恩科吸納人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但若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大問題!”

“建文四年那個夏天,隨著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在大軍的護衛下,騎著高頭駿馬意氣風發,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南京。”

“但麵對靖難成功登基的燕王,原先的官員將何去何從?也就是建文時期的滿朝文武,他們何去何從你可知曉?”

朱棣聽到這裡,臉色有些不自然。

但他很快就調整過來,裝作不太清楚的模樣,搖了搖頭說道:

“這方麵……我不太清楚……”

陳羽擺了擺手,“老朱,你不清楚我清楚,這些官員的下場,我將其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逃亡。燕兵入城之際,當天就有四十多名高官喬裝逃出南京城。前前後後共逃去四百六十多名官員,如翰林學士高遜誌,監察禦史韓鬱、李貞,吏部主事顧碩,等等。

這部分臣僚逃亡後,大多選擇隱居。如開國功臣劉基次子劉璟在南京城破時逃回浙江老家!”

“第二種:自殺殉難。這部分人也不在少數。如監察禦史魏冕、前麵說到的王艮、大理丞鄒瑾是絕食而死。太常寺少卿廖昇,痛哭與家人訣,自縊而死。”

“第三種:抗節不屈。這類官員恪守儒家大義,對通過靖難登基的燕王有違“禮製”很不滿,不但不歸順不自殺不合作,反而當麵斥責或儘自己所能反抗燕王,甚至行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批人遭到永樂帝慘無人道的屠戮,被族誅,直至“瓜蔓抄”而讓世人觸目驚心,除最慘的方孝孺外,還有被誅五族或株連鄉鄰的景清、鐵弦、卓敬等等。”

朱棣歎息一聲,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他還怕什麼將來史書上會記得自己的好,可是當陳羽當著他的麵數落了一番曾經的‘戰績’,他心中就感覺有些堵得慌。

最終沉吟了半晌,從口中說出:“這永樂帝著實……有些殘暴!”

陳羽搖了搖頭,緩緩開口道:

“老朱,這賬可不能全算在永樂帝頭上!”

“靖難之後天大大局已定,可那些逃亡、自殺殉難、抗節不屈的看著是三撥人,但其中都是骨子裡念著建文的一撥人!”


最新小说: 隱婚三年,提離婚後高冷機長悔斷腸 好先生之我有金手指 末世來臨,我靠文物打卡係統成神 明末:無限軍火,誰給我披上皇袍 信我,我真是聯盟職業選手 開局:唐醫生,他追妻追成了神探 開局雪災娶雙嬌,每天洞房就變強 亂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糧肉滿倉! 快穿之嬌軟美人彆太愛 安全屋生存指南[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