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經過短暫的空白之後,朱瞻基嘿嘿乾笑兩聲,這才開口說道:
“老師,我父親與幾個叔叔壓根就不是什麼讀書人的料,他們來過幾次,您應該也能看得出來。”
“若是水平到了去報名,事後金榜題名,那當然大家都開心,隻是……這去了就是湊人數的。”
“家中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顯然沒有這個必要去浪費多餘的時間與精力!”
其實朱瞻基認為,兩個叔叔的文化水平一個他不敢恭維、還有一個就是他也不確定。
但他認為自己胖爹若是參加,一定可以獲得名次。
這個名次讓胖爹拿三甲或許有些困難,但若是往後幾個名次,那是有著絕對的硬實力!
畢竟單就策論而言,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都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理論階段,而胖爹早已在實際操作中積累了經驗,二者根本不在同一層次。
但要與老師比起來……那當然是不如的。
還有個關鍵阻礙——自家胖爹和兩位叔叔,都是實打實的皇子身份。
自洪武帝創立大明以來,科舉舉辦過不少屆,卻從沒聽說過有皇室成員以幌子身份參加科考。
況且,
這次並非尋常科舉,而是意義特殊的恩科。
恩科往往在國家遭遇重大事件時才會開設,滿朝文武對此的關注度遠超常規科舉,各方麵審查也更加嚴格。
這種時候,更加需要慎重對待。
而且朱瞻基聽自家胖爹說此次他好像需從恩科高中的一批學者中,招攬一部分山東士族、
這還沒有開始招攬,自家胖爹先跑去參加恩科了。
這像是什麼話。
估計朱瞻基是整個大明中,最不希望自家老爹出現金榜題名的存在。
陳羽聽著朱瞻基的一番話,咂了咂嘴,明顯有些不高興,
“什麼叫去了隻是一個湊人數的?小朱,那可是你爹,你平日裡的尊師重道雖然做的不錯,可是對於自家的父親除了保證基本的尊敬之外,還需要保證最起碼的信任!”
“再者,你那兩個叔叔,為師觀測一遍應該不是什麼讀書的料,相較於讀書他們二人的長處,應該在舞刀弄槍上。隻是你的父親,為師感覺若是參加恩科,說不定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名次。”
“新科狀元那可能是得不到,畢竟有為師參加,已經被提前預定了;但你父親怎麼著也可以獲得一個進士頭銜!”
“你父親有這個能力,他若是不想去,你回去之後應該給他做一下思想工作,讓他來找為師,為師決定這段時間在自己溫習的同時,也可以給你父親指點一二。保證在為師的指點下,多增加幾分考上的可能!”
“小朱,你要知道若真考上了,那可就相當於脫離民籍獲得士籍,身份不可同日而語啊!”
對於朱高熾的才識,陳羽給的評價確實比較高。
畢竟每次朱高熾在場時,情況都和其他人明顯不同。
朱棣等人常常被陳羽的話難住,不知如何回應,而朱高熾即便不能事事都對答如流,卻在交流中展現出了不俗的才識,給陳羽留下了深刻印象。
更重要的是,在策論這個關鍵環節上,陳羽認為如果自己提前幫對方準備題目,也就是後世常說的押題。
那麼朱高熾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可能性,還真不小。
朱瞻基聽後有些尷尬,現在他隻想要苦笑一番。
若自家胖爹沒有皇子的這一層身份,說實在的,他還真想要讓胖爹去報名考一次。
但這一層身份那可不是說沒就能沒的!
朱瞻基想了想,開口解釋道:
“老師,家父能有您的親自教導,弟子相信定然會進步神速,但家父在讀書方麵是一個半吊子,聽說隻讀了一兩年就因枯燥放棄了,說白了還是根基不牢靠。”
“而老師這一兩個月的突襲……定然會有成效,隻不過弟子還是擔心不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