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點了點頭,對朱棣的這番言論表示讚同。
策略雖好,可風險太大。
畢竟就拿下西洋來說,若不是朱棣在朝堂之上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這件事情絕對做不成。
哪怕是他自己,最開始都持反對意見。
由此可見,若是這項移民政策執行一半,很難保證後麵幾代君王與臣子在這方麵的思想,不會有所改變。
隻要稍加動搖,那這件事情就將半途而廢。
前功儘棄也就罷了,移民到美洲的人又該如何?
他們那個時候可真就是孤立無援!
朱棣沉吟了片刻之後,站在帝王的角度,繼續說道:
“還有一點,將來這些移民過去的人口,多到一定程度,管理方麵該如何進行?”
“這可不像殖民,大明的士卒家眷都在華夏本土,心中有所牽掛跟顧及,像是那種舉家搬遷者,將來一定會有不服管教之輩。”
“再者,若是在那片地區再成立一個大明,路途相距萬裡,這可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
在朱棣看來,這個上策也確實能稱之為上策,因為他治標又治本。
但對皇權來說,挑戰太大。
陳羽點了點頭:“老朱,你這分析的在理,所以在通訊工具不先進的情況下,除非華夏真是遭遇那種滅種天災。否則不會有一個皇帝,會允許海外出現另外一個正統!”
計策雖然可行,但放在這個時代卻顯得有諸多弊端。
就比如挑釁皇權。
陳羽果斷將其從不久之後的殿試中剔除。
這種言論跟老朱說,就當做閒聊,可跟朝堂的永樂帝說,那是作死。
這種事情他不會乾!
而陳羽口中的所說的先進通訊工具,若是大明順利完成工業革命的話,倒是可以讓搖杆座機提前誕生數百年。
坐在一旁的張宇初,雙眸中滿是震驚,心中極其不平靜。
觀測大明國運也就罷了,竟還可以觀測距離大明萬裡之外地方的氣運,這種手段讓張宇初心中很是激動與燥熱。
激動與燥熱的地方就在於他們龍虎山修道千年,卻從未見過真仙,又或者真仙壓根就不存在於世。
可他卻預感,世上到底有沒有仙,今日他就能有一個徹徹底底的答案。
數千年徐福東渡追尋的仙人道路是錯誤的,而今朝他卻看到了通往‘仙’的前路,他激動的身體都在輕微的顫栗。
為了壓製心中的悸動,使得自己能夠集中精神聽‘道’,不得已,掐住大腿根。
哪怕腫了,也在所不惜!
張宇初在心中瘋狂呐喊:
“道爺我馬上就要看見了,哈哈哈~~~,一點疼痛算的了什麼!!!”
朱棣喝了一口茶之後,提議道:
“陳兄弟,要不先跳過中策,直接講下策吧!”
陳羽一愣,“不按順序?”
朱棣笑了笑,點了點頭道:“聽了上策感覺過於穩妥,現在想要聽聽比較極端的計策,緩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