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聞言眼睛一亮,當即追問道:
“陳兄弟是說,呂宋土地上很適合耕種?”
陳羽點了點頭:“呂宋土壤肥力較高,農業水熱條件較好,地處熱帶,降水多,日照足,百業盛,風景美。”
“所以,若是此地被大明收入囊中,那麼大明相當於有了一個糧倉,一個可以在大明遇到災年的時候,能向大明大量輸送糧食的糧倉!”
朱棣聞言,神色中滿是震驚與炙熱。
真沒想到,在大明周遭竟還擁有如此土地肥沃之處。
這他要得到啊!
不僅僅是為了大明,也是為了保護這一片沃土,不被其他國家糟踐。
夏原吉整個人已經傻了,江浙地區占據著大明每年稅收的三成,有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若是將呂宋這片土地納入大明,隻此一點,刨除掉中途運輸的損耗與開銷等一切,估計也可以相當於大明之外有了另外一個江浙地區。
單憑呂宋與化肥,估計陳羽最開始的說法讓大明的人口憑空增加五成,不說達到,但憑空增加三成,絕對存在!
唉!
這就是自己與陳羽的差距嗎。
自己隻會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鑽研,可人家陳羽目光從來不單單放在國內。
二者所能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自己遠不如陳羽啊!
朱棣長長吐出一口濁氣之後,問道:
“此地大明若將其徹底納入版圖,難度如何?”
簡簡單單一句話,已經定下大明對待呂宋的態度。
不是殖民,而是徹底並入大明版圖。
陳羽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說道:
“呂宋看似是一個國家,其實是許多島嶼組成,這樣的國家格局,注定了這是一個地方政權割據的地方,很難形成一股集中的力量,去反抗外敵。”
“大明隻需要將其打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不斷向呂宋輸送移民即可,將漢人的占比提上去。”
“不出五十年,估計這片土地上無論是從文化信仰上,還是語言上,都潛移默化的徹底成為漢人。”
“畢竟這片土地本來就有著漢人的文化,所以我猜測這個過程隻會更加順利。”
朱棣聽後欣喜不已,今早本來化肥成功,想要來此尋求一下陳兄弟的意見。
結果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且這意外驚喜竟然如此驚喜。
花費不了多大力氣,兩個江浙地區就能被大明收入囊中!
朱棣調整了一下情緒,迫切的問道:
“陳兄弟,不知向西又是哪片土地?”
“天竺!”陳羽道。
呂宋這個地方在大明的知名度陳羽不清楚,但這天竺,一定接近九成九的人知道。
畢竟當初玄奘西行古印度求取真經,可謂是一件轟動全國的事情。
而且大明後期還有一個叫做吳承恩的家夥,以此為原型,寫出了後世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