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不合群_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2章 不合群(1 / 2)

一聽要參加早宴,在場的一眾貢士情緒頓時高漲起來。

要知道,科舉創辦的意義,是為了能夠讓天下有能力的寒門,有一個步入朝廷的機會。

無論隋朝還是如今的大明,來參加這些科舉的考生,家中大多沒有什麼過硬的背景,哪怕有的人家中小有資產,可論其背景,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寒門。

對於那些家庭背景深厚,定不會讓家中子弟,跟著那些寒門一道在經史子集的路上,卷生卷死。

這種家庭,一般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為其安排好了未來的道路。

畢竟,

科舉隻是大明入仕途的其中一條路徑,而且還是最窄的那條路徑。

如薦舉,在永樂時期仍被廣泛使用。

地方官員或京官可推薦人才,經考核後授官。永樂帝曾下詔要求“中外諸司,凡有賢才,具實舉薦”,被薦者多擔任地方知州、知縣或六部屬官。

說白了,隻要你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就可以通過關係走後門,步入仕途。

當然薦舉也隻是普通權貴的仕途道路,還有更高一級的——蔭敘製度。

該製度明確朝中權貴可以憑借品級和功績,為子孫爭取入仕資格的製度,體現了對官僚集團的優待。

所以,

科舉的這條晉升道路這麼窄,除非權貴子弟吃飽了撐的,否則誰會去整日挑燈苦讀。

因此一眾寒門貢士,在聽到能夠參加朝廷安排的早宴時,這讓他們第一次真實的體會到了上岸的快感。

一時間各個精神抖擻。

仿佛大早上,扛著凍等會元隊伍幾個時辰的不滿,也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所有貢士中,最好的家庭也就那樣,但絕對沒有進過皇宮。

他們心中對皇宮這個大明的政治、權力中心裡麵到底是什麼模樣,都紛紛充滿了強烈的好奇。

雖然在大明隻要取得了貢士的稱號,哪怕殿試表現的不佳,也可以入仕途。

但大明時期與隋唐時候的貢士分配不同。

這個時期的貢士參加完殿試之後,六部中需要人手他們就去報到之外,其餘人等幾乎都待在翰林院進修。

等到褪去了參加科舉的那一層書生氣息,也可以理解為褪去了大學生身上的那股天真、無邪。

這個時候代表著你真正從一個書呆子,過渡到了打工人。

然後就可以給你安排職位了。

而這個職位,一般是你這段時間在翰林院的表現。

若是表現不好,當然是繼續留任。

翰林院這個部門,其實不能算是真正的朝廷機構。

它存在的本質,是為皇帝掌管文書的地方。

所以,對於這些寒門來說,考上了貢士並不代表著將來就一定會出人頭地、步步高升。

皇宮中一生得不到重用,原地踏步的貢士,多如牛毛。

這一批貢士也清楚這點,但對於目前的他們來說,能夠取得貢士的成績,已經是祖墳冒青煙的天大喜事。

進入皇宮。

朱紅宮門如巨人的雙臂轟然展開,高逾數丈的門檻橫陳在前,仿佛在無聲訴說著皇家威嚴。


最新小说: 宿主虐渣不眨眼,極品紛紛跪地哭 我為末世淨穢土 重生仙帝隻是我的小弟 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 被嫌棄的Omega她炸了星際 昆侖帝龍決 抗戰兵王 神雕:開局令東來,領悟浩然劍氣 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 青燈再啟:與反派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