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宴目的是為了防止有些學子居住遠,又或者是其他原因,早上沒來得及吃飯。
畢竟幾百人的殿試,怎麼說也要進行到中午;餓著肚子全程參加,難免不能儘全力!
因目的隻是為了不讓他們餓肚子,所以自然是沒有準備酒品。
但這依舊不妨礙眾人以茶代水,推杯換盞間好不熱鬨。
慢慢的,在場眾人進入狀態放開之後,也不需要李至剛從中主持了。
甚至吃了一會,有幾個社牛屬性的貢士,開始端著茶杯,離開座位,挨個敬起茶來。
李至剛身為禮部尚書,位高權重,宮廷禮節當然也歸他管,但在這種時候,他自知不能那麼死板。
反倒覺得這些滿臉朝氣的貢士,烘托出來的氣氛很好。
李至剛自顧自的吃了吃了一會,也離開了座位,開始漫無目的隨意在早宴中走動,找學子交談。
不一會,
李至剛就來到了他的目的地,陳羽這邊。
他手上端著一杯茶,笑吟吟的說道:
“會元,你這可是這屆會試的文曲星,來,我敬你一杯,沾沾喜氣。”
陳羽聽著身旁的聲音,明顯一愣。
他轉過身去,發現李至剛這樣的朝中大佬,正一臉笑意的端著茶杯要敬他茶。
陳羽自然不會端著架子,十分謙虛的拿起茶杯,
“李大人,您說笑了,應該是我敬大人您才是,哪有你敬我的道理。”
二人喝完之後,李至剛放下酒杯,一臉好奇的問道:
“陳羽,你的答卷我看過,文章自然不必多說,隻是我很好奇,那字運筆提按轉折如驚鴻照水,撇捺舒展似清風拂柳,起筆處藏鋒如古鬆盤根,收筆時飛白若遊絲牽帶,我看著竟然有幾分書聖的影子。”
“不知你在書法一行的造詣上,師承何人,我這人平日裡沒什麼愛好,就喜鑽研書法,不知能否幫我引薦一二?”
陳羽聞言心中一陣汗顏,這書法一道他哪有什麼師承,完全是照著書聖王羲之的真跡臨摹而成。
沒有王羲之的影子,那才見了鬼呢。
但王羲之真跡的事情,陳羽可不敢直接貿然說出來,隻能笑了笑,搪塞的說道:
“書法一道,我沒有老師,都是自幼沒事的時候,一個人瞎琢磨。”
李至剛:“???”
李至剛聽後整個人一臉懵逼。
但轉念一想,陳羽這位二十出頭的青年才俊,在文章一行的造詣就能如此高深,在書法一道,獨自琢磨而出,倒也合理。
李至剛輕輕的搖了搖頭,自嘲說道:
“唉!想當年,我為了練得一手好字,那可是遍尋名師大家,到頭來,還沒有一個小小年紀自學的書法造詣高。”
“看來,我這老家夥前半生的書法,都學到狗肚子裡嘍!”
李至剛的一番話,倒是令陳羽直接傻眼了。
不是,他記得自己看曆史的時候,那朝中各個級彆的大佬,不都是不苟言笑嗎?
一個楊榮目前還沒有混起來,待人和善可以理解。
可你怎麼說也是六部中六位大佬之一啊!
這麼幽默,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