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麵對文官集團直接放任不管、四十年不上朝。”
“還有將皇權移交給宦官打擂,自己則待在深宮中做木匠手藝活。”
當然,
還有一個嗑藥將自身磕出梅瘡、還有易溶於水……
朱棣聽著自家後世兒孫的作法,頓感臉上火辣辣,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他在腦海中搜集了半天詞彙,才擠出兩句:
“大明後世之君,愛好廣泛、人才輩出。”
沒想到,真是沒想得到。
朱棣認為昏庸、荒淫差不多就是對一位皇帝的最低評價,但顯然他還是低估了自己這一脈的後世兒孫。
這完全超脫了昏庸、荒淫,用奇葩來評價好像更加合適。
朱棣乾咳兩聲,問道:
“方法雖奇葩些,但不知哪位後世皇帝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成功對抗了文官集團?”
陳羽看著老朱不甘心的模樣,他想了想,還是認認真真的說道:
“全部失敗!”
朱棣雖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可聽見如此簡單直接的答複,心頭還是湧上來一股憋屈的情緒。
但他好像沒有資格怪罪後世之君。
畢竟這個弊端,是自己一手造成。
不對,是自己與父皇一同造成……
朱棣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番情緒之後,有些自責的說道:
“陳兄弟,看來在大明亡國中,我也間接成了‘罪人’。”
陳羽看向朱棣,正色道:
“老朱,這方麵你無須有負罪感。我說過,是文官製度上出了問題,而不是內閣,所以與你的關係不大。”
“也就是說,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哪怕永樂一朝你沒有建立內閣,朝中那些信奉程朱理學的官員,在後世也會通過各種辦法,使得後世後世之君建立一個類似於內閣的機構,用來輔佐皇帝處理政務。”
“但不管是內閣還是其他機構,本質上都是文官集團針對皇帝設立的程朱理學‘框架’,從而獲利!”
“因此,哪怕內閣廢除,也隻是治標不治本的無用功。”
朱棣聽後微微頷首,感覺心中的負罪感減弱許多。
但他迷茫了。
朱棣發現此次恩科哪怕解決了朝中程朱理學的問題,但內閣還是無法避免。
畢竟,宰相製度在洪武一朝被取消了。
既然如此,在海量的政務麵前,皇帝一個人絕對忙不過來。
最終還是需要一個機構,用來協助皇帝。
這不就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問題,文官集團限製皇權與勳貴武將勾結牟利?
朱棣越想眉頭皺的越緊,難道大明要恢複宰相製度?
……
唉!
無解啊!
朱棣餘光瞥見了陳兄弟,他當即一拍大腿。
心思放在亡國上,真是亂了心神。
之前與陳兄弟身份沒有攤牌,問國家政事的時候,還需扯東扯西。
現在好了,身份透明,有難題直接問陳兄弟不就好了?!
“陳兄弟,解決文官集團這種弊端,你就告訴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吧,我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