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文淵閣。
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最初的內閣成員,如解縉、楊榮等,主要承擔顧問、草擬詔令等職責,地位遠不及後來。
此時,內閣成員的辦公地點與文淵閣緊密結合。
文淵閣位於皇宮之內,具體位置在東華門內文華殿北側一帶,原本是皇家藏書之處,收藏了大量典籍。
由於內閣成員需要頻繁參與機務、查閱資料,且為了便於隨時接受皇帝召見,便在文淵閣附近辦公,甚至部分內閣事務直接在文淵閣內處理。
因此,
文淵閣成為永樂時期內閣的主要辦公場所,後世也常以文淵閣代指內閣。
……
“陳主事,這裡就是你今後辦公的地方了。”
說話的是內閣主事,陳羽的頂頭上司、正八品官階的黃淮。
本來內閣的主事是解縉,但由於解大才人目前正在管理菜園子,所以內閣暫由黃淮管理。
陳羽到地方後,拿出就職文書,找到了文淵閣的主事黃淮。在黃淮的帶領下,又在文淵閣內左拐右拐,最終來到了自己今後辦公的地方。
陳羽看著自己辦公的場所,點了點頭。
這裡不像後世辦公那樣,身處一間屋子內的某處工位;
而是一整間小屋子,都是他將來辦公的地方。
內閣中不是說隻有黃淮一人出來迎接陳羽這位魁星,而是內部隻有黃淮一人在場。
楊榮前往了兵部,正在代表皇帝與兵部官員商討來年開春,剿滅韃靼戰事,由於改變了戰術,因此後勤、行軍路線等等,都需要做更改。
而楊榮因在戰事上具有極高的天賦,內閣作戰方麵的政事,一般交由他去完成;
至於楊世奇則跟另外幾名內閣成員,代表皇帝正在太子府處理政務,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黃淮則留在內閣坐鎮。
黃淮繼續說道:
“每一名內閣成員底下,分配有五名左右下屬,俗稱刀筆吏。”
“他們平日裡全都聽從你的指揮,有什麼需要抄錄、又或者需要遞交文書之類打雜的活,都可以交由他們去完成。”
陳羽聽後點了點頭,他對於刀筆吏還是比較熟悉。
刀筆吏說白了就是掌文案的官吏,是古代底層官吏的代稱。
其職責主要負責傳抄公文、整理案牘、跑腿打雜等。
黃淮的意思就是說,
這間屋子今後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裡麵的刀筆吏,就是自己以後在內閣屬於自己的一套班底。
其實這所謂的班底,沒有任何牛逼的地方。
大事解決不了,小事隻能解決雜活!
但不管怎麼說,今後有了刀筆吏,他也能多些方便。
陳羽對著黃淮拱了拱手。
隨後,
黃淮又領著陳羽將文淵閣的各個地方,大致逛了一圈。
最後,黃淮領著陳羽來到了文淵閣的深處,推開了一間大門。
“這裡是內閣核心處,平日裡有什麼重要事情需要討論,都在這裡進行。”
“當然,這裡也是我辦公的地方,平日裡你若有什麼拿捏不準的問題,都可以來這找我。”
“沐日的時候我有可能不在,其餘時間都在這裡。”
“對了,今後我們都在內閣做事,為陛下分憂,你遇到問題千萬不要想著會不會打擾我,來就行。在我力所能力的範圍之內,一定會給你解答。”
有一說一,眼前發生的一切,與陳羽想象中的職場有很大的出入。
自己的這位上司,好像有些過分的熱情與客氣。
熱情與客氣好啊!
這裡是自己將來長久辦公的地方,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才能保證辦公的效率跟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