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念頭剛起,便被心底一絲抵觸壓了下去。
在顧成眼中,無論是盤踞中樞的幕府權貴,還是散布四方的藩鎮豪強,皆是倭島貧瘠土地上滋生的蠻夷。
骨子裡流著同樣一丘之貉的血。
更要緊的是,明軍跨海而來僅三萬人馬。
這合縱連橫之術如走吊橋,稍有不慎便會反噬。
若是不小心玩崩了,讓倭島形成了統一的勢力,他們在失去先機的情況下,將有被拉入戰爭泥潭的風險。
……
顧成思索之際,營帳外突然走進來一人,副將語速極快卻清晰的說道:
“報!據前方斥候傳來的消息,幕府聚集各方勢力,號稱……十八路諸侯,正在趕來的途中,恐怕三日之後,將會到達此處!”
朱權聞言眸光一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膽!
這段時間,他接連用計跟地形,斬殺了幕府八萬中央軍。
本來以為對方這個長時間沒有消息是打算轉為全麵防守了,沒想到在這裡等著。
算是給了他一個驚喜。
組團來了!
朱權將手放在腰間的寶劍上,詢問道:
“十八路諸侯,有多少人馬?”
“隊伍連綿不絕,約二十萬。”副將道。
朱權麵色冷漠的點了點頭。
看來幕府與各地方割據勢力方麵,為了能趕走自己這個外來者,還真是難得一見的團結起來了。
不管這十八路勢力,在征伐自己的過程中,是不是心懷鬼胎,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三十萬大軍。
應該是倭寇方麵,所能拿出來的極限兵力了!
現在看來不用四十萬,三十萬足以……
我不去找你們,你們倒自己找過來了?!
顧成揮手命那名副將退下之後,營帳內陷入了一種寂靜的氣氛,此時哪怕不小心掉在一根針,估計也能聽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這個氣氛僅僅隻有安靜,而無半分壓抑。
仿佛這即將來犯的二十萬大軍,威脅不到他們的這三萬明軍一樣。
顧成幽幽歎了一口氣,開口道:
“寧王,如今倭兵即將兵臨城下,估計合縱連橫的計策,短時間內行不通了!”
朱權聞言,臉上並沒有絲毫的尷尬之情,反而感慨道: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這乃是為將者會遇到的常情!”
“第一個計策行不通,正好使用第二個計策!此計策,可一鼓斬殺這十八路聯軍,讓三十萬倭兵,埋葬在此!”
“嗯?!”顧成看著自信的寧王,有些詫異。
三萬對三十萬,麵對十倍於己的兵力,雖然武器與單兵戰力上擁有極高的優勢,可是劣勢也顯而易見。
因此隻能打防禦戰,待敵方退兵。
可這裡是倭島,是倭兵的主場。
在這裡跟這十八路諸侯比糧草,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但他清楚寧王善謀,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看著對方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估計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朱權說完站起身來,來到一張地圖前。
帳內燭火被穿堂風卷得微微搖曳,使得朱權指向地圖的手指映在絹布上,忽明忽暗如跳動的戰旗。
顧成順著他指尖望去,隻見那處險地被三條支流環繞,河穀狹窄處恰如束緊的咽喉。
他來的匆忙,並沒有第一時間考察周遭的地形。
隻不過在看到寧王所指與地圖上的標識後,他眯起眼睛,久經沙場的經驗,使得他腦海中一瞬間就想到了朱權的用意。
“水攻?”
朱權點了點頭,指尖重重叩在地圖上的河穀,
“水無形,卻有萬鈞之力!”
“龍且恃勇輕敵,於禁不明地勢,皆成水下亡魂。如今倭軍驕縱冒進,也該讓他們嘗嘗這刺骨洪水的滋味。”
當年韓信與龍且對峙濰水,連夜令士兵運沙堵塞上遊。
待到兩軍交鋒時,他佯裝敗退引楚軍追擊,忽聞上遊因守兵驟然掘開沙袋,驚雷乍響。
濁浪如黃褐色的巨蟒從天際翻湧而來,眨眼間便漫過楚軍的馬蹄,二十萬大軍像被打散的蟻群在洪水中掙紮。
龍且的戰馬被浪頭掀翻,二十萬大軍被咆哮的水流裹挾著撞向岩壁,濺起的血花旋即被渾濁吞沒;
而關羽圍攻樊城時,恰逢秋雨連綿。
他登高望見漢水暴漲,連夜差人加固堤壩,待魏軍七軍屯於低窪處,便命將士決堤放水。
刹那間白浪滔天,仿佛銀河傾瀉大地,於禁的營寨轉瞬間成了澤國。
魏軍的隊伍被洪流擰成麻花,戰馬在浪濤中揚蹄悲鳴,於禁在帳中被積水淹沒至脖頸,隻能眼睜睜看著大軍精銳像落葉般隨波逐流。
寧王沉聲繼續說道:
“第二個計策比第一個計策實施起來,效果更好、見效也更好。”
“隻不過唯一的難點,就是怎麼樣才能將他們引入水攻主場。”
“現在好了,倭兵親自帶著十八路聯軍不日將會來到此處。這樣一來,最難的一個環節,反而是倭兵幫助我們解決了。”
“那麼接下來,我就做一次好人,讓這三十萬倭兵葬送在這裡,為此而已!”
三十萬大軍葬送在此,這樣的話,從朱權口中說出來,很是淡然。
仿佛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使得顧成也忍不住瞳孔微縮。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遠離了本土作戰的寧王朱權,整個人在計策上,更加偏向毒士。
什麼是毒士?
自身智謀深沉、卻手段狠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且其策略往往帶有強烈破壞性、殘酷性。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東漢末年的賈詡。
賈詡的毒,體現在其策略的實用性和殘酷性上。
他的謀劃往往能精準擊中要害,但也常常伴隨著巨大的犧牲或社會動蕩;
此時,寧王提出的這條計策,將伴隨著三十萬人犧牲。
三十萬士卒,一個國家三十萬的精壯男子,背後更是三十萬家庭!
但顧成一想到自洪武一朝以來,倭寇對於大明延邊百姓的侵擾,與倭島上麵擁有能夠造福大明國家、百姓的百萬噸銀礦。
他感覺寧王的這個計策提出的……好啊!
要知道,大明師出有名!
徐福當年帶著近千名童男童女與大量金銀,欺詐了始皇帝,來到了這所謂的蓬萊仙島——倭島。
倭島這麼貧瘠的地方,怎麼可能擁有百萬噸銀礦?
很有可能是徐福搞出來的。
呃……
雖然有點不可能,聽起來比較假。
但你若不能讓徐福出來證明這銀礦不是華夏的,那就沒辦法了。
自己在師出有名的情況下,隻能過來拿回自己的東西。
結果你倒好,不給就算了,一點誠意都沒有,還打算來硬的!
那你們這三十萬人,就葬送於此吧!
顧成眼中的狠厲一閃而過,森然道:
“寧王,這個計策可行,接下來老夫會全權配合你!”
……………………
關於大明軍隊跟倭兵對戰的戰損比,參照《明實錄》。
《明實錄》記載:永樂十七年,總兵官劉江在遼東望海堝設伏,準備圍剿倭寇。
戰役倭寇約兩千人乘船登陸,進入伏擊圈,明軍進攻,倭寇潰敗。
傷亡記載:此戰明軍斬級千餘,生擒百三十人,幾乎全殲來犯之敵,明軍‘無失亡’。
寧王戰術,都可以在曆史上找出多個出處,已經儘可能的做到真實。
……
類似海外鄭和下西洋、寧王奪銀礦等劇情,一般半個月會寫一次,不會拖遝,一天內完成。
各位讀者大大,不知道這樣的節奏,ok不?!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