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經過短暫的思緒之後,拿起筆,將朱瞻基方才的思路寫了下來。
“瞻基這個提議非常不錯,很適用。”
將征集的計劃寫下來之後,徐妙錦繼續對著朱瞻壑說道:
“朱瞻壑,月刊上還會增加算經板塊,這方麵你鑽研的比較深入,就交由你來完成。”
“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你在經營這個板塊的時候,不要一股腦的寫,而是要有一個度。”
“比如難度上可以采取循序漸進,反正你看著把控就行,不要一上來就將對方難住了。”
朱瞻壑是一個做事很認真,善於鑽研的人。因此當這個任務交到他的身上的時候,當即拍著胸脯保證絕對完成任務。
可是在見識到朱瞻基的奇妙點子之後,徐妙錦轉過頭看向朱瞻基,問道:
“瞻基,你說這個板塊是不是也要搞一點創新,吸引人的點?”
朱瞻基單手支著下頜,指尖輕輕叩了叩案幾,沉吟片刻才開口:
“二弟,你還記得嗎?從前老師講授算經時,曾出過一種‘邏輯題’。這種題目不考算經功底,反倒最見推演的本事。”
“你不妨把這類題目添進板塊裡,再學著詩文歌賦那邊的規矩,設個有獎競答。”
“之所以不選偏難的算經題,是因那東西門檻太高,不會便是真不會,反倒挫了眾人的興致。可邏輯推理不同,縱然過程曲折,隻要肯沉下心鑽研,終究比硬啃算經要容易些。”
徐妙錦聞言略一思忖,眼睛頓時亮了:
“說得極是!這麼一來,定能大大提髙眾人對算經板塊的關注。”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幾人分彆劃分了不同的板塊。
除了監工整體完成度上,徐妙錦負責女子潮流板塊。
畢竟徐妙錦若是放在後世,那也是一個國家當中,最為頂尖的那種超級名媛。
以她的身份與眼光,去講解如何穿衣,如何化妝,如何佩戴飾品等,非常的權威。
可以提前預見,到時候,等到月刊正式發布,彆的階級暫且不說,光是那些權貴、富有商賈家中的夫人、小姐們,都會紛紛掏出自己的腰包,去購買一份月刊,查看當今潮流。
要知道在報刊沒有問世之前,徐妙錦京師第一才女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
如今借助月刊這個平台,可是讓平日裡接觸不到永樂第一‘名媛’的女性們,知道了身為那個階級的穿搭與潮流,自然會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與追尋潮流的渴望。
無論哪個時代,女性的消費能力,都排在第一位。
而永樂時期的女性地位,可比僵屍辮那個時代,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一撒嬌,一生氣,足不出戶,自家男人就會將最新一期的月刊送到貴夫人手中。
再者,就像是陳羽說的那樣,月刊的作用不僅僅就是提供人們消息,更能夠提供人們一個打開話匣子的引子。
就像是平常,一些上流女子也有著獨屬於她們的圈子。
當月刊中徐妙錦的女性板塊,成為時代的潮流。
那麼,哪一個不購買月刊,不知道上麵的內容,會被看成是落伍的表現。
這個時代的貴夫人攀比心還是比較重的,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老了。
畢竟,落後潮流,可不就是代表著自己不再年輕的標誌。
除了徐妙錦負責的女性板塊外,朱瞻基則負責國家時事政治解讀板塊與軍事板塊。
以往這種國家大事,除了大明最頂尖的那一批人,其餘階級是沒資格看的。
不是沒錢買,是沒資格看。
畢竟,你想看朝廷不賣啊。
而朝廷不賣的,我們永樂月刊賣。
彆看讓朱瞻基一個十歲的小家夥負責這種板塊會拿捏不住。
那你就太小看太孫這個身份的含金量了。
先不說太子府上有多少個懂得時事政治與軍事的門客,可以給朱瞻基解讀和提供思路,單是說朱瞻基的老師,都可以擺平。
而國家政治與軍事,則是刻在每一個男人基因裡麵的東西。
每當朋友三三兩兩的時候,喝上兩杯,話題總會不自覺的往這方麵引。
可是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非常的阻塞,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也都是看朝廷張貼在告示欄上的消息。
所以,能聊的話題著實有限。
可永樂月刊出來之後,則不一樣。
人們有了最新關於朝廷的政治、軍事領域的第一手消息。
雖然不能坐在廟堂上參與,但不妨礙他們私下裡成為指點江山的說客。
當男女各有一個板塊保底之後,這份永樂月刊的火爆程度,其實已經有苗頭了。
就這樣,幾人一直討論到了中午飯點,幾人才終於將創辦月刊的大致方向定下來基調。
“呼。”徐妙錦慵懶的呼出一口氣,伸了一個懶腰。幾縷碎發從挽起的發鬢間滑落,掃過光潔的下頜,惹得她無意識地偏了偏頭,像隻剛從暖陽裡醒轉的小懶貓。
“目前我們也隻是將月刊的各個板塊定了下來,可是整個月刊的排版,字體的書法上,都不能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私下裡我會找到禮部尚書,希望他能出手幫助一二。”
“等到第一版成功創辦出來之後,有了一個參照,往後在創辦月刊的時候,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徐妙錦這話,算是給這一場圓桌會議一個收尾。
三小隻也是頭一次參與到這種大型項目的討論當中,整個過程對於他們來說,十分消耗腦細胞與精力。
見到結束的曙光,幾小隻的情緒瞬間蔫了。
相較於朱瞻壑和朱瞻塙,朱瞻基的狀態則明顯要好一點。
畢竟,他在這之前,可是經常旁聽自家胖爹組織的討論會。
“行了,今天中午你們幾個就不要回回去了,姨奶請你們吃大餐!”
……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以往在元宵節京師熱鬨時,幾個皇子都會參加聚會,遊玩享樂。
可是今年的卻很是特彆,哪怕是最喜歡熱鬨的朱瞻塙,也沒有選擇參加什麼詩會。
倘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幾位經常會出入徐妙錦的府邸。
…
今日,是元宵節假期的最後一天了。
徐皇後組織了一場家庭宴會。
永樂帝這位每次都趕在最後一位到場的皇帝,今日坐下準備簡單說兩句的時候,卻發現還有幾個座位是空的。
簡單掃視一圈,發現差了徐妙錦、朱瞻壑、朱瞻塙、朱瞻基。
朱棣一臉的疑惑。
怪了。
朱瞻塙若是調皮搗蛋來的晚點,倒也可以理解。可是朱瞻基和朱瞻壑可是一向乖巧的很,這種家宴更是從來不曾遲到。
而且看幾個兒子的神色,估計也不清楚自家的大寶貝兒子為什麼這個場合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