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著,自己剛剛可是在陳兄弟麵前誇下海口,說放眼整個大明,再也沒有人會比自己更受人歡迎了。
結果打臉來的這樣快。
若是自己這一次出糗,不知道會被陳兄弟這家夥笑多久。
他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番情緒,轉身邁著步子朝著講台走去。
朱紅的演講台階下,錦衣衛的甲胄泛著冷光,原本屏聲靜氣的人群裡,忽然飄起細碎的聲響,像風吹過枯草叢般窸窸窣窣。
朱棣正沿著台階緩步上行,玄色龍紋朝服的下擺隨著步伐輕輕掃過石階,每一步都踩得沉穩。
既不急促也不拖遝,仿佛腳下不是木質台階,而是金鑾殿的丹陛。
他眉目深邃,鼻梁高挺,下頜線繃得緊實,明明沒什麼淩厲的動作,卻讓人不敢直視。
“這就是永樂爺?”
直到有人先壓低了聲音,打破了這份壓抑的安靜。
一個穿著粗布短打的漢子悄悄扯了扯身邊人的袖子,眼睛卻沒離開朱棣的身影,
“先前聽人說他生得青麵獠牙,能一口吞了三歲娃,哪成想……倒比縣太爺還氣派幾分。”
“可不是嘛!”
旁邊的壯漢趕緊捂住嘴,聲音壓得更低,
“建文那時候,村裡老人都囑咐娃彆夜裡哭,說永樂帝專抓愛哭的娃,現在瞧著,陛下這模樣,倒像能護著咱們的。”
“彆瞎叨叨!”
站在前排的老者慌忙擺手,指尖都在顫,
“沒瞧見錦衣衛的刀嗎?一會兒陛下站定了,該不該跪都得聽動靜,咱們這些泥腿子,彆惹禍!”
“我管它跪不跪呢!”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也站在演講台下參加著比賽,眼睛亮得像揣了星星,
“能親眼見著真龍天子,回去跟村東頭的二柱說,我能吹一輩子!”
朱棣依舊沿著台階向上走,步伐不快不慢,龍靴踏在台階上的聲音,在這滿是竊竊私語的場子裡,竟顯得格外清晰。
台下再沒彆的聲響,沒有掌聲,也沒有喧嘩。
隻有那些壓得極低的碎話。
直到朱棣走到了演講台中央,也是如此。
什麼情況?
朱棣麵對這種場景,有一些不自信了。
當然不自信裡麵,尷尬占了大多數。
演講台下的人,雖然不全是仕途當中的人,但應該絕大多數都是讀書人,應該知道見到皇帝之後不對反應。
這種寂靜的場景是怎麼回事?
難不成不給我這個皇帝麵子?
狂妄!
演講台下的寂靜,情有可原。
不要說台下的民間讀書人,哪怕是前來參加書法大賽的仕途官員,大多也都是一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幾麵。
如今,見到了這個帝國權力最巔峰的一個人,台下的眾人一時間,全部被震撼在了原地,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是好。
最終,還是一位前來參賽的正五品官員率先回過神來,‘啪~啪~啪~~’的鼓起了掌。
在他的帶動下,演講台下的眾人紛紛鉚足了勁鼓掌。
瞬間,演講台下掌聲雷動。
朱棣聽著台下雷動的掌聲,滿意的朝著最先鼓掌的人望去。
用孺子可教也的神色,點了點頭。
那邊的人都感覺永樂帝此舉正在看著他們,頓時鼓掌的更加賣力了。
手都拍的沒了知覺。
陳兄弟,怎麼樣自己的人氣還算高吧!
朱棣聽著陳羽的說法,在演講台上並沒有一上來就說話,而是享受了幾秒的掌聲之後。
這才伸出手止住了演講台下的雷動掌聲。
場間的竊竊私語像被無形的手掐斷,連風吹過旌旗的聲響都弱了幾分。
朱棣站在演講台中央,玄色龍袍垂落的褶皺裡似裹著無儘威儀。
他緩緩抬眼,目光掃過台下,低沉的嗓音便如洪鐘般撞在每個人心頭:
“各位,朕乃大明皇帝,很高興在這裡與你們相遇。”
話音剛落,一股無形的壓迫感便漫過全場。
有一個官員最先受不住,腿肚子一軟,“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
頭顱緊緊貼著地麵,顫聲高呼:
“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一跪像帶了頭,其餘官員無論品級高低,皆慌得手腳發軟,紛紛屈膝跪地,呼喊聲此起彼伏。
台下的民間讀書人更是惶恐,他們雖未在朝為官,卻深知天子威儀的分量,先前還能悄悄議論幾句,此刻見官員們儘數跪拜,哪裡還敢遲疑。
有人甚至沒站穩,踉蹌著跪倒在地,袍角沾了塵土也顧不上拂,隻跟著一同叩拜,聲音裡滿是敬畏。
“免禮,都起來吧。”
朱棣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帝王氣度。
眾人這才敢緩緩起身,動作整齊得像是被無形的線牽引著,有人悄悄揉了揉發麻的膝蓋,卻連頭都不敢抬。
這場景與先前陳羽演講時截然不同。那時即便安靜,也藏著幾分百姓對新知的好奇與鬆弛。
可此刻,演講台下竟連一絲呼吸聲都似被掐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目光緊緊鎖在台上的身影上。
連衣角都不敢隨意晃動,仿佛稍有不慎,便會驚擾了這位真龍天子。
朱棣掃視一圈眾人,和演講台的陳羽對視一眼,微微一笑。
仿佛是在說:陳兄弟,看老哥我的演講節奏把控的還行吧?
朱棣拿出手中陳羽為他準備的演講稿,清了清嗓子念道: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呃……,在今日……大明永樂第一屆書法比賽正式開始,在這個舉國歡慶……”
朱棣念了幾句之後,心中汗顏。
什麼玩意?
陳兄弟你這家夥給我準備的是什麼演講稿!
淨說一些奇怪的話也就算了,還有一些奇怪的符號。
這個符號自己好像在永樂月刊上麵的某處板塊見到過,好像是標點符號。
可是自己沒有學習過什麼是標點符號,完全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朱棣掃了一眼,大致清楚了演講稿上麵的內容,隨後將演講稿收起,放入袖口,打算來一個脫稿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