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點了點頭,淡淡的說道:
“時機已到,可以收獲!”
花落,朱棣轉身,雙眸掃過祭台下的文武百官,威嚴道:
“接下來,朕和徐皇後,會帶這三位皇子獲取祥瑞,你們也好好看看,大明的祥瑞到底是何物!”
祭台下的文武百官,注意到了陛下口中頻繁出現的祥瑞二字。
總感覺有些熟悉。
旋即,台下眾人似有明悟。
兩個月前,陛下不是給了陳羽一個考驗。
獻祥瑞!
但是說一句實話,祥瑞這種東西,哪裡是想獻就能獻的。
可是眼前的一副場景,又不得不讓眾人遲疑。
難不成,祭台上的那名戴麵具之人,是陳羽!
今日搞出來如此大的動靜,就是為了陳羽獻上祥瑞?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個想法在祭台下的文武百官腦海中剛一浮現,就被否決。
畢竟,祭台上的那名戴麵具之人,不僅獻上了祥瑞,還在這種場合,受到了皇帝、皇後、諸位皇子的一拜。
陳羽哪怕是朝中的正二品大員,也不可能有如此待遇。
既然不是陳羽,那這一位戴麵具的人……到底是誰呢?
在眾人疑惑當中,朱棣率先走下祭台。
徐皇後與三位皇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緊隨其後,一同步入台側的田地。
朱高煦盯著地裡蔓延的土豆藤,眉頭不自覺地擰起。
他不耐煩地俯身,大手抓住一叢莖葉猛地向上一扯,連帶著濕土拔出一串沉甸甸的東西。
竟是數顆圓滾滾的土豆。
這一幕讓還未動作的朱棣、徐皇後等人瞳孔驟縮,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朱高煦手中那串土豆足有六個,個個看著都有一斤重。
一株便能結出六斤多?
在場眾人心裡紛紛驚詫不已。
他們下意識估算,這一畝地少說也有八百到一千株苗,若每株都如此高產,總產量將是何等驚人?
不僅皇室成員,周圍的文武百官也都算出了大概,現場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住手!”
朱棣突然一聲怒喝,
“不許生拉硬拽,給朕小心挖!”
這聲中氣十足的嗬斥,把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朱高煦嚇得一哆嗦,連忙躬身應道:
“兒臣知錯,這就照做。”
有了朱棣的吩咐,一行人小心翼翼拿個工具刨開泥土。
隨著一顆顆土豆被完整挖出,圍觀大臣的臉色愈發凝重,對畝產的猜測也接連攀升:
三石?
四石?
難道能到五石?
皇室親自動手本是表率,自然不可能真的挖完一畝地。
待他們示範完畢,眾大臣便依次進場。
雖動作生疏,但架不住人多,幾個時辰後,這片田地的土豆便被儘數挖出。
當最終畝產統計結果報上來時,全場死寂。
竟是三十六石!
朱棣聽到這個數字,雙眼瞬間亮了起來,攥緊的拳頭泄露了他難以抑製的激動。
而陳羽則顯得很淡定。
後世優質土豆的畝產是驚人的八千到一萬斤,而現在這個時代的土豆畝產接近四千斤。
雖然隻有一半,但夠用了!
但來自陳羽的淡定,也隻是他一人罷了。
現場除了陳羽之外,全部都心中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