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玄清道長又聊了一夜,我愈發對這位老道長淵博的知識感到敬佩,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並不堅持那些古籍中的傳統理論,而是能夠用辯證的觀點看待。
我們談到了很晚才各自休息,談話間我們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早晨,我走出廂房,天色已經開始放亮,山上還是一片寂靜。
道觀裡隻有打掃衛生的小道士來回走動。
我來到觀外的觀景平台,欣賞著晨色中的岱青山。
古木參天間,輕煙嫋嫋升起,與晨曦交織成一幅幅夢幻般的景致。
遠處的山巒在晨光中漸漸顯露輪廓,層巒疊嶂,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靜謐而又深邃。
此刻的岱青山,沒有了夏日的喧囂,隻有冬日特有的寧靜與清冽,讓人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滌和平靜。
看著東方被晨曦染紅的天空,還有白茫茫的雲海與水墨畫一般的大地,我感覺心曠神怡。
終於一輪旭日躍出遠處的雲海,迎著初升的太陽,我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氣,仿佛能吸進滿滿的活力與希望。
太陽躍出地平線的那一刻,萬丈光芒瞬間灑滿山穀,金光熠熠,將每一片葉子、每一粒露珠都點綴得熠熠生輝。
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隻想沉浸在這份寧靜與美好之中。
這時,張嵐與王芳芳也起了床,或許是問了小道士,他們也來到了觀景台。
“李先生,好美啊,你怎麼不叫上我們呢?”
張嵐製止了王芳芳的驚呼,”芳芳,安靜,你的聲音破壞了這裡的意境。“
我扭頭看著兩個女孩,“我們該下山了!”
“李先生,我們可不想再走路下山了,坐纜車吧。”
“和這大自然融為一體,天人合一多好啊?”
“不嘛,再這樣我腳上都磨出水泡了。”
“好吧,兩位美女,我就陪你們坐纜車下山。”
回到道觀,我與玄清道長告辭,玄清道長給了我一張照片,這是一張複製的照片,並不是原版的。
“李先生,這裡麵有你那塊玉牌的第一任主人玄誠子,這是他們下山前請照相館的人拍的一張照片。”
“道長,您讓我又看到了一段塵封的曆史,你放心,我會實現我的理想的。”
“好,那就此彆過吧!”
下了山,山下比山上溫暖了許多,但我卻有一種離彆的鄉愁一樣。
王芳芳有些好奇的問,“李先生,你和那位老道長聊了些什麼?”
“哲學。”
“不是吧,那位道長也懂哲學?”
“當然,他讀的書可能比我們三個人加起來都多,他甚至還閱讀過偉人的那些著作。”
“哇,您讓我對道家的印象有了改變。”
“你們的影像裡道家的形象是不是五大門派啊,華山派等等武俠小說翻拍的電視劇裡的形象?”
“是啊!”
“其實道家學說貫穿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曆史,幾千年的興衰史,他們從來就沒有缺席過,包括當年倭寇入侵,這裡的幾百道士下山加入川軍抗倭,最後就回來了十幾個人。”
“太悲壯了。”
“李先生,嵐姐,你們就不能聊一些輕鬆地話題嗎,這有些太沉重了。”
“芳芳,你餓嗎?”
“當然,我都餓壞了。”
張嵐嬉笑著說,“你不是餓,你這是饞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