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張克一出手,是足足五十萬支破甲箭——這足夠支撐一場五萬級彆的大規模會戰了。
這些箭矢被分裝在箭匣中,由一百一十輛馬車組成的長隊從真定府緩緩運往天賜城。
每支箭重約七十克,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製約箭矢生產效率的,從來不是箭簇,也不是箭羽,而是箭杆。
箭簇可以模具鑄造,箭羽可以批量裁剪,唯獨箭杆,必須由工匠手工削製,確保每一支箭的長度、直徑、重量都精確統一;
否則射出去就會飄忽不定,影響手感。
張克有簡易箭杆車床,用簡易的機械代替人力,將這項工序的效率提升了十倍;
這才讓"優勢火力學說"成了燕山軍的必選項——箭矢可以像不要錢一樣揮霍了。
這,就是集中生產走生產力路線的力量。
這,就是天賜可汗的底蘊!
要知道,當年明朝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四萬大軍,隨身攜帶了也就六十萬支箭。
這些箭矢在平壤戰役1593年)打了幾個月後才消耗殆儘。
那會兒火器還沒替代弓箭的生態位,進攻中支援火力密度和射程弓箭還是優於火槍的。
張克此舉,也是在向臣服的草原部落展示實力。
戰爭終究拚的是軍械與糧草,隻要雙方戰力差距沒有懸殊到一擊即潰的地步,資源更雄厚的一方就能靠消耗拖垮對手。
就像南亞某有味道大國,仗著體量優勢,對周邊小國屢屢施壓——即便戰事不利,光靠體量也能磨垮對方,覺得自己贏麻了。
可一旦遇上東亞某神秘強國,立馬原形畢露,差點亡國。
其實他的實力彆看人多,東亞怪物房邊角料將軍大人的陸軍都可以吊打他
畢竟,在真正的強軍麵前,單純的人數優勢毫無意義。
即便與宿敵巴鐵的衝突中,也全靠體量硬撐占據優勢,直到某次空戰失利,才打破了長期維持的表麵優勢。
至於那些被一戰擊穿的王朝,比如北宋的書法藝術家和第一代足球俱樂部老板,但凡走對一步,都不至於亡國。
可他們偏偏步步錯,最終被一波捅穿。
戰爭從古至今比拚的不僅是將士的勇猛,更是背後的國力綜合大考。
資源、組織、後勤,缺一不可。
白燼揮了揮手,五十名燕山軍小旗官整齊出列,每人腰間都掛著天賜軍的令旗。
"諸位可汗,"
白燼朗聲道,"這五十名小旗,會隨各部落一同出發,帶路與霍無疾將軍彙合。"
他頓了頓:"此戰,不求決戰,不求殲敵,隻求搶輜重!"
"所以,不必等所有部落集結完畢再行動。"
"距離近的部落,現在就可以出發!"
"搶得越多——"
"分的越多!"
話音一落,台下瞬間沸騰。
土木特部的騎兵已經翻身上馬,科爾沁部的勇士摩拳擦掌,翁牛特部的遜杜棱咧嘴大笑:"哈哈哈,好!老子先走一步!"
草原的狼群,終於嗅到了血腥味。
而這一次,他們不再是獵物——
而是獵手!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