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坐鎮延慶府,正有序且穩紮穩打地鞏固順德、廣平兩府下轄的十八個縣城。
順德府所轄縣城包括:順德縣、沙河縣、南和縣、平鄉縣、廣宗縣、巨鹿縣、唐縣、內丘縣、任縣。
廣平府所轄縣城包括:廣平縣、邯鄲縣、成安縣、肥鄉縣、雞澤縣、永年縣、曲周縣、威縣、清河縣。
北邊的宣府鎮已全境歸降,這麼多地方投降張克僅收監勞改的燕州降卒就逾三萬之眾。
這些俘虜皆被派遣去從事修路勞改工作——唯有道路暢通,軍隊調度、經濟流通以及地區控製方能切實得以落實。
麵對空蕩的燕京城,長清來信勸告張克勿急於進駐。
最為重要的戰利品——偽帝曹溥早已逃往承德府,偽宰相宇文弘跑去海上飄著了。
此時的燕京儼然是一個爛攤子。
饑荒肆虐、流民湧動、潰兵橫行,各種明麵上與暗地裡的勢力紛紛浮現,誰接手誰將陷入困境。
正值饑荒之際,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再加上周邊各縣上百萬人口,貿然吞並反而難以妥善處理。
而且黃台吉正於山海關虎視眈眈,隻要張克一方露出破綻,對方絕不會錯失機會。
張克行至窗前,遙望山海關方向。
雖從未與黃台吉有過書信往來,但雙方似乎達成了某種微妙的默契——黃台吉在關外陳兵卻不入關,張克也不去觸碰大名府至燕京一線的大運河。
——一方在等待多爾袞撤回,另一方在等待多爾袞滾回關外。
“東狄人果然已經選擇放棄燕州了。”
張克感歎道,“代山死得過快,致使整個東狄的權力平衡被打破,黃台吉入關害怕後院起火,他當下最為需要的是接回多耳袞返回遼東重新進行權力洗牌,而非在燕州與我方死拚。”
吳啟若有所思地說:“如此說來,山海關是他們的底線……”
“正是。”
張克冷笑一聲,“隻要山海關仍掌控在東狄手中,他們便有卷土重來的機會。不過……”
他輕拍輿圖,“待他解決好內部問題,我方早已將燕州經營得固若金湯,拚發育,我方毫不畏懼。”
張克手指點著燕京城所在位置:“我打算縱火燒毀燕京,而後重建新城。”
韓仙興致盎然地說:“早該如此。古籍記載,此類百年都城的地下暗道猶如蛛網般密布。
那些世家大族極為擅長修築密道藏匿兵力,令人防不勝防。”
吳啟接過話頭:“燕京最大的隱患便是皇宮。誰能知曉其中究竟有多少密道?倘若兄長入住其中,說不定南邊的刺客比我方更為熟悉布局。”
他稍作停頓,“幾十萬人口中藏匿幾個刺客輕而易舉。遠不如真定、保定等地,大族僅有寥寥幾家,此類地方還是燒毀重建更為安全。”
張克摩挲著下巴:“這種都城太複雜確實令人難以安心。”
吳啟道:“重建挺好。恰逢燕州戰後百廢待興,大型工程能夠促進經濟恢複。我方如今錢糧充裕,俘虜眾多,從事修築工作的人手充足。”
張克點頭,但又略顯猶豫:“燒毀燕京……太不體麵?我剛占據燕州便行此舉,傳揚出去不利於統治,得找些臟手套。”
韓仙突然陰惻惻地一笑:“韓鐵山那廢物不是出山了嗎?將他引至燕京,借他之手將燕京燒毀。”
吳啟拍案叫絕:“同樣姓韓,你果真心狠,不過此計可行,重建燕京不僅能夠提振經濟,還能趁機擴充軍隊。”
張克挑眉問道:“此話怎講?”
吳啟得意地說:“道理相通,今日能夠組織他們打灰,明日便能組織他們打仗。修完路便是現成的輔兵,輔兵經過訓練便可成為戰兵。”
張克放聲大笑,突然瞥見韓仙麵色異樣,便調侃道:“韓仙,你如此算計韓鐵山,莫不是還記恨老秦設計你聯姻之事?
白姑娘頗為賢淑,與你相配綽綽有餘。你看除了老霍,長清他們幾人的嫁妝皆是我出資,白家至少無需我倒貼,你就安心認命吧。”
韓仙頓時拉長了臉:“彆提此事!我當晚便失了身!原本說好打完仗再走流程,結果……三個女子不講武德將我按住……”
他咬牙切齒地說:“北方女子都如此彪悍嗎?”
吳啟忍不住噗嗤一笑:“得了好處還賣乖。我掀蓋頭之前連媳婦模樣都未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