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主帥揚古利三番五次告誡他們:燕山軍絕非尋常魏軍可比,必須慎之又慎——可真正聽進去的,又有幾人?
塔瞻騎在馬上,握緊韁繩,目光灼灼地盯著燕山軍的帥旗。
他並非不知父親的警告,可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他們眼中,燕山軍強一點,但本質還是漢人軍隊。
"不過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花架子罷了!"
一個滿臉橫肉的牛錄額真咧嘴笑道,露出幾顆金牙。
周圍的騎兵們哄笑起來,有人故意用刀背拍打馬鞍,發出挑釁的聲響。
塔瞻滿意地看著士氣高漲的部下。
這才是正黃旗應有的氣勢!
塔瞻聽著身後此起彼伏的哄笑,心中最後一絲猶豫也消散了。
塔瞻深吸一口氣,年輕的麵龐上寫滿自信。
"衝鋒!"
兩千鐵騎如離弦之箭,衝向嚴陣以待的燕山軍。
塔瞻一馬當先,心中豪情萬丈。
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提著張克首級凱旋的場景,看到父親欣慰的笑容,看到陛下親自為他慶功的場麵。
但他沒有看到的是,燕山軍陌刀兵眼中冷靜的殺意,沒有看到弩炮後攻城兵沉穩的動作,更沒有看到兩翼玄甲衛蓄勢待發的姿態。
這些年來,他們何曾遇到過像樣的對手?
即便是號稱精銳的魏軍邊軍,在正黃旗的鐵蹄下也不過是土雞瓦狗。
——燕山軍再強,難道還能強過正黃旗的鐵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狄軍中流傳的,從來都是經過修飾的“真相”。
代山貝勒戰敗之事,早已被黃台吉精心粉飾。
東狄人口中,代山是在三十萬燕山軍的重重包圍下,又被高嶽的定北軍背刺;
力戰不敵,最終火拚重創了十萬燕山軍後自刎殉國。
張克曾勸降,還差點被勇猛的代山射瞎了一隻眼睛,代山貝勒寧死不屈,拔劍自儘,死得壯烈。
可真正的戰況,卻遠沒有這般“體麵”。
先不問虛空三十萬燕山軍哪裡來的,張克當時真定府和燕山衛當時所有男丁包含繈褓中的嬰兒加起來都沒又三十萬。
老艾家素來擅長文字獄的把戲,這等有損國威的事情自然要被嚴加管製。
任何敢傳播討論代山戰死真相百姓將領都要被啟心郎帶走“矯正記憶”。
實際上,代山所部敗得極為難堪——燕山軍不過四萬之眾,卻將東狄正紅旗殺得血流成河,大批投降被俘虜;
大貝勒代山不是戰至最後一刻,而是在潰敗後被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這些恥辱的真相被嚴密封鎖,因為黃台吉需要維護東狄戰無不勝的神話。
若是讓將士們知道真相,動搖的可不僅是軍心,更是東狄以武立國的根基。
正因如此,哪怕一直視代山為眼中釘的黃台吉不得不編造出那憑空多出的二十幾萬燕山軍給代山擦屁股,將他塑造成悲情英雄。
老艾家輸也得輸得體麵。
像揚古利這樣老成持重的高層,自然明白其中蹊蹺和真相,但是這些事是被下封口令的,他作為黃台吉嫡係不可能揭陛下的老底;
隻能不斷提醒塔瞻謹慎,不敢說出真相,太丟臉了,丟臉到想起來揚古利都替代山臉紅。
作者思考:原本是想寫東狄謹慎一點的,但是推演了東狄方麵的行動後發現;
封關以後黃台吉為了統治是不可能把代山戰死的真相公布的,比如49年廣播裡gj還在勝利;
戰死和全軍覆沒的真相蓋不住,但那也必須體麵,得死的悲壯;
封口令是基本操作,塔瞻這樣的年輕將領,自然接觸不到這些隱秘。
即便貴為揚古利之子,他所知道的,也不過是那個精心修飾過的版本。)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