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之後,大魏太平九年一月五日,山海關的大雪終於停了。
灰蒙蒙的雲層就像被撕開道口子,陽光潑灑下來,照在城牆上的積雪上,反射出刺得人睜不開眼的白光。
戚光耀站在天津衛港口的福船甲板上,風刮得他的披風獵獵作響。
身後的艦隊排得整整齊齊——五艘鷹船在前呈扇形為大船開道;
兩艘福船緊隨其後,四艘廣船護衛三十艘漕船滿載著兩千燕山軍士卒、千匹戰馬,還有成箱的糧草軍械,正朝著遼西走廊方向去。
他們的目標,是距離海岸線僅十裡、連紮木筏都能渡海的覺華島。
這趟行動的由頭,說起來還是幾日前的一場意外。
當時一艘執行巡邏任務的鷹船,被突如其來的風雪吹得偏離了航線,一路飄到百裡外的覺華島附近意外的靠岸躲避風雪。
結果登島後發現居然是一座廢棄的空島,大魏軍十幾年前留下的軍堡塌了幾處城牆,港口也是被積雪覆蓋,除了底座木板幾乎全部腐朽斷裂。
登島探查的百戶在風雪停歇後留了十幾人駐島帶著巡邏船回來後;
帶回個讓戚光耀都意外的消息:覺華島這個遼西走廊的海上防線居然連個東狄守軍的影子都沒有。
戚光耀聽到消息時,拍著大腿就喊:“這群韃子進攻還湊合,是真的不懂防守!居然放空覺華島!”
東狄的遼西防線有山海關、寧遠城這些頂級絞肉機級彆的要塞,堅不可摧,說一句這個時代的馬奇諾防線不為過;
但是覺華島這孤懸海外的窟窿,簡直是致命的——這島離山海關近兩百裡,可離寧遠城才五十裡;
最近處距離海岸不到十裡,紮個木筏都能橫渡。
隻要占了這兒,既能斷東狄大軍的退路,還能直撲寧遠城,等於把遼西走廊的“門閂”攥在了手裡。
他趕緊把這事報給張克,張克當即拍板:“占!
正好讓韓仙的真定左衛練手,搞次海陸兩棲作戰的演習和實戰都有了!”
這些日子韓仙正帶著自己的部隊退出一線開始適應船上生活,為南下閩州做準備;
北方漢子上船容易吐怎麼辦,多吐吐就好了,每天搭著往來天津衛的海船感受大海母親的搖搖車,沒三天就吐乾淨了。
張克這下也刷新了他對東狄人弱點的認識:
這群人打進攻還行,防守就稀鬆,當然很多時候以攻代守掩蓋了這一弱點,尤其不懂怎麼守要塞群。
應該是當年他們入關太順,根本沒有真正的攻下過遼西走廊防線;
以至於現在隻盯著山海關、寧遠城這些據點,連“陸守寧遠、海守覺華”的道理都不懂;
現在要還賬了,就像高盧烏雞沒在“阿登”森林設防一樣;
既然東狄自己漏了這麼大的空位,燕山軍沒理由不投三分。
其實之前的推演和偵查,燕山軍也沒把覺華島當目標。
一是離山海關太遠,超過兩百裡,不在巡邏範圍;
二是就是風雪天打登陸戰根本不現實,人家隻要幾百人守在島上打不了一點,犯不著冒險。
可現在雪停了,又是現成的空島,這就是絕對的淮海“宿縣”、德法“阿登”。
艦隊是頭天下午出發的,借著月色航行,沒有海軍的東狄根本察覺不到。
到第二天破曉時,覺華島終於出現在視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