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章城的事,解決了。”
省委書記辦公室,史仁澤進來給張慶文換茶水,掩飾不住嘴角的笑意,輕聲彙報。
為什麼衛江南不直接給張慶文彙報,而是給他打電話呢?
管理需要層次感,交朋友需要親近感。
大家都知道衛江南是張慶文的第一親信,史仁澤也知道。
但衛江南講規矩。
他和張慶文已經“深度捆綁”,已經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刷存在感,那麼給自己的朋友一些“情緒價值”,就顯得他特彆講究了。
張慶文抬起頭,微微一笑,顯然是等著史仁澤詳細彙報。
於是史仁澤將事件的來龍去脈都彙報一遍。
“嗬嗬,乾得不錯。”
張慶文含笑點頭。
章城這個事,是他一直都在關注的。並且剛剛發生的時候,就詢問過衛江南,是否需要省裡的幫助。
衛江南當時婉拒了,說自己先處理著看看,如果力有未逮,再請省裡支援。
張慶文把這理解成一種謙虛和謹慎。
想想也對,就這麼點事兒,以衛江南的水平,還需要省裡出馬?
未免太過打臉!
“是啊是啊,最關鍵的是,把礦區那邊的兩三千人都安撫下來了。”
史仁澤感慨地連連點頭,滿臉都是讚歎佩服之意。
“江南總是能抓住關鍵點。”
章城事件的關鍵點是項目順利落地嗎?
當然不是!
這麼大的項目,已經簽了合同,連省長徐興凱都親自見證的,就不可能不落地。否則這臉打得太響亮。
就看花多大的代價了。
章城事件的真正關鍵點,在於礦區兩三千人普通群眾的安置。
這才是高層領導關注的。
現在,從上到下的要求是什麼?
和諧發展,不折騰。
平穩地將群眾事件平息下去,不吵不鬨,才是重點。
至於梁黎明李二金等人,甚至包括陳謙和孫立德陳琪等人,抓了就抓了,不當大事。和兩三千群眾比起來,他們都隻是“一小撮壞分子”。
屬於“代價”!
張慶文看了自己大秘一眼,微笑說道:“有空多向他學習。”
“是,書記!”
“我一定多向江南學習。”
“另外啊,你讓他去興凱同誌那裡跑一趟。他們那個演唱會,興凱同誌那邊會有哪些人要去觀看,都提前做個安排。”
“火電廠那個事,也給興凱同誌做個彙報。”
張慶文溫和地吩咐道,心情很不錯。
幾個月前畢超賢硬生生把衛江南挖到西州去,當時隻是為了讓衛江南“避風頭”,現在看來,確實是走了一步妙棋。
衛江南去了西州之後,折騰出老大的動靜,尤其是“扶貧攻堅”這個方向,現在已經成為全省的重點工作。
全省其他地州市,全都被“刺激”到了,大家紛紛開始搞試點,找門路,發展經濟,扶貧攻堅。
整個青山省的工作,呈現出一派奮發向上,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麵。
相關的大領導,親自給張慶文打來電話,對此表示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