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興奮的李世民,房俊明白他在想什麼,所以沉思了一會之後,房俊還是開口道。
“陛下可是想要修建一條通往高句麗和大唐邊境的路?”
對於房俊能猜出自己的想法,李世民並沒有意外。
因為他要征討高句麗的心思,在大唐根本不是什麼秘密,或者說進入到貞觀年間,李世民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你覺得怎麼樣?”
見到李世民那期待的目光,房俊微微搖了搖頭。
“恐怕不行!”
這話一出,李世民瞬間有些泄氣了,不過房俊接下來的話又讓李世民笑了起來。
“陛下,寸路寸金,如果真的修一條長安到高句麗的路,先不說大唐如今的財政是否能夠支撐,就算是這一路上的高山河流,我們都不容易戰勝。”
李世民聽到房俊的話,同樣陷入到了沉思,仔細思考著房俊的話,發現確實有道理。
“哎!”
看著有些泄氣的李世民,房俊忽然笑了一下,現在的房俊好像是要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魔手一般。
“陛下,您有沒有想過,從海上進攻高句麗那?”
“水路?可長安到高句麗並沒有適合的水路啊?”
很顯然,李世民並沒有第一時間理解房俊的意思,他以為房俊說的是想要用水師來攻打高句麗那。
“陛下,微臣說的是海路,不是水路!”
其實,這並不怪李世民沒理解房俊的意思,在唐朝海軍就是水軍,雖然隋唐時期造船業已經領先於世界,可並不代表海船已經適合遠洋了。
多數情況下,還是在內陸河流中應用,所以房俊這一個提議才讓李世民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看到李世民依舊有些疑惑,房俊才繼續說道。
“陛下,大唐的主要糧食,都在南方,而高句麗卻在北方,如果將糧草運往高句麗,這其中的損耗相當巨大!”
這話說完之後,李世民就微微皺眉,因為他想說,如果自己不知道這個,還會親自為你這修路一事而來?
房俊當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所以他繼續說道。
“水泥路確實能夠提高運輸的速度和糧食損耗,可陛下,以如今大唐的財力,想要修建這樣的路耗費之巨大,不會比當初楊廣修建大運河來的小啊!”
一聽到房俊這麼說,李世民徹底沉默了,就連一旁的王德都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楊廣當年修建大運河引起的民憤那是人儘皆知的,否則當初也不會那麼多百姓參與暴亂。
雖然現在的大運河利國利民,可當時確實怨聲載道,弄得天下大亂啊。
李世民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自己背罵名。
“那我們慢慢修那?”
房俊聽到這句話,頓時一笑,他就知道李世民會這麼說。
“慢慢修可以,但也許要耗費個五年,甚至十年之功,陛下等的起?”
“這!!!”
李世民有些鬨心了,原本以為來這裡找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可沒想到被房俊這麼一說,竟然會這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