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李世民輕輕的從嘴裡念出這兩個字,然後再次陷入到了沉思。
房俊看著李世民陷入沉思,他並沒有開口。
至於為何房俊這麼說,那是因為作為了解曆史的他知道,吐蕃才是大唐的一生之敵。
甚至在唐代宗時期,吐蕃直接占領了大唐的都城長安。
古人對地圖的概念很模糊,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國家有多大都不知道,就更彆說了解其他國家了。
至於房俊為何會在今天提起吐蕃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發現李世民對高句麗的執念太深了。
這樣下去,大唐可能依舊會往老路上走,甚至因為李世民的執念,世家可能早已做好了應對之策。
他們可不會再讓隋煬帝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
畢竟當初雖然除掉了楊廣,可世家的實力同樣受到了很大的損耗。
如果在發生一次,那他們對皇權的影響力就有可能下降到最低,甚至是消失,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說說你對吐蕃的看法吧!”
沉默良久的李世民,同樣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感覺到房俊對吐蕃同樣執念很深。
他在第一次見到祿東讚的時候,李世民就感覺出來了,對於其他國家,房俊雖然也沒什麼好臉色,但絕對沒有麵對吐蕃時的那種忌憚之感。
與其說房俊時對吐蕃有忌憚,倒不如說他是對於祿東讚有忌憚。
這位吐蕃的千古大相,實在是給吐蕃帶來了太大的變化。
一場和親不僅把中原精髓文化全部吸收到了吐蕃之中,更是大力發展吐蕃。
這讓吐蕃在未來的幾百年間都一直存活了下來,房俊不忌憚才怪那。
麵對李世民的追問,房俊知道如果僅憑語言根本沒什麼說服力。
這個就相當於兩個同樣自信的人,他們都善於辯論,那麼靠嘴的話,兩人絕對誰都說服不了誰。
因為他們更願意相信自己,而不是選擇相信彆人。
“陛下請跟我來!”
說完這句話,房俊站起身來,他帶著李世民走進了一間書房,在書房的一麵牆上,李世民看到了一張讓他震驚的地圖。
隻見這張地圖之上,不僅畫出了大唐如今的麵積,更是把周圍國家全都展現了出來。
高句麗,吐穀渾,殘部的薛延陀,西突厥,契丹,吐蕃,全都被標注了出來。
這張地圖雖然不是非常的精確,可是卻非常直白的呈現在了李世民的眼中。
這也讓李世民第一次知道原來大唐周圍的國家竟然這麼多,吐蕃原來已經占領了那麼大的一塊麵積。
西突厥雖然遠可竟然比吐蕃的麵積還要大,高句麗在這其中還真是彈丸小國。
而吐穀渾在大唐和吐蕃的夾縫中還在頑強生存,這一係列的畫麵讓李世民終於明白了房俊的意圖。
相比於高句麗,吐蕃猶如一塊鑲在大唐地盤上的釘子,如果不拔出他,那吐蕃隨時可以咬傷大唐一口。
相比於李世民的震驚,房俊接下來的話更是震撼到了李世民。
“陛下,如今的吐蕃還在偏居一隅,但是吐蕃對中原覬覦不是一天兩天,一旦讓他們發展起來,北上可切斷河西走廊,令我大唐領土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