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的話讓房俊陷入到了沉思,按理說房玄齡的分析並沒有什麼錯誤,甚至就連他也是如此猜想。
可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長孫家這個家族,房俊總覺得會搞出點幺蛾子出來。
要知道當初在齊州的李佑都被張孫家給滲透了進去,可想這張孫家的謀劃之深。
不過現在想這些好像也沒什麼用,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想到這裡房俊不再多想,而是笑著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父親,我走之後還要多關注一下太子殿下,經曆過造反的事情,太子殿下如今依舊有些患得患失,臨走前我想請陛下讓您去教導太子。”
看著自己的兒子竟然安排起了自己,房玄齡頓時一愣,不過隨即有些欣慰的笑了。
以前的房玄齡把所有希望去全都寄托在了大兒子身上,對於房俊他唯一的念想就是好好活著就行。
可這一年來的巨大變化讓房玄齡把重心慢慢放到了房俊的身上,從開始的幫助到現在慢慢形成的互補,這讓房玄齡其心甚慰。
“你小子想的倒是長遠,今天陛下已經找過老夫了,我也答應了。”
這回輪到房俊愣了一下,李世民找房玄齡的事情他不意外,但房玄齡答應了他很意外。
以前的房玄齡對於皇儲的爭鬥是能不參與就不參與,所以即便他知道自己兒子幫助太子,房玄齡也沒主動幫太多的忙。
因為在他看來,隻要自己沒有明確的風向,那小輩們的行為就影響不了大局,因為房玄齡覺得無論是誰當太子,誰當皇帝,隻要房家不造反,那都會得到重用。
所以提前站位根本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經曆了太子造反之變。
房俊的一步步計劃也隨之曝光,憑借他和太子的關係,現在房家幾乎是綁在了太子身上。
而且李世民易儲的心思也越來越低了,房玄齡覺得自己可以幫幫太子,或者說幫幫房俊了。
畢竟在他離開吐蕃的這段時間,李承乾是需要一個精神支柱,而這人選顯然是房玄齡最合適。
“嘿嘿!爹您終於想開了?”
看著自己兒子那揶揄的語氣,房玄齡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如果是以前,那房玄齡絕對已經把藤鞭拿出來抽他一頓了,不過現在房玄齡已經不會這樣了。
不僅是房俊大了,而是自己這個兒子已經在某些方麵有了超越自己的跡象。
也就是說房俊的路已經開始慢慢成型了,他要做的就是幫房俊把路鋪好了。
“你不用在這笑,你的任務還沒完成,如今帶到吐蕃的書籍已經整理出來了,還需要你去檢查一下,能否忽悠住祿東讚還的看你那!”
房俊聽到自己老爹的話,稍微有些震驚了,震驚的原因就是他沒想到準備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如今可沒有什麼活字印刷術,書籍可是很寶貴的東西。
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準備出來了,可見皇家的藏貨還真不少。
“看來皇室的收藏不少啊!”
房玄齡聽到這裡大笑了一聲,爽朗的說道。
“陛下借助這一次的機會好好的搜刮了一下世家的藏書,這一次算是國家之事,他們也無法拒絕,所以才會這麼快。”
房俊恍然大悟了起來,心想不愧是能上桌的帝王,腦子就是夠用。
原本毫不相乾的事情,竟然被李世民利用了起來,這一下估計世家要頭疼了。
要知道這個年代之所以寒門子弟沒辦法崛起,就是因為書籍的缺失,好多書籍都掌握在世家之手。
你要讀書彆人都是有現成的,你就得手抄,這還是能流露出來的一些書籍。
這時間上就可想而知了,即便是同樣的書籍,你都沒人家的學習時間多,就更不用想博覽群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