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深知攻打趙國並非易事,於是他采用了離間計。
他派間諜攜帶重金潛入趙國,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讓他在趙王麵前誣陷李牧謀反。
趙王中計,派人取代李牧,並將李牧殺害。
失去李牧的趙國軍隊如一盤散沙,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
趙王遷的哥哥趙嘉逃到代地,自立為代王,繼續抵抗秦軍,但最終也被秦軍擊敗。
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賁率軍攻打魏國。
魏軍依托黃河天險,堅守都城大梁。
王賁見強攻難以奏效,便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
經過長時間的水攻,大梁城城牆崩塌,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楚國地域遼闊,實力強大。
嬴政先是派李信率領20萬大軍攻楚,李信年輕氣盛,初戰告捷,但在追擊楚軍的過程中,中了楚軍的埋伏,秦軍大敗而歸。
嬴政並未氣餒,他親自登門向老將王翦道歉,請王翦出山。
王翦認為,要想滅亡楚國,非60萬大軍不可。
嬴政同意了王翦的請求,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秦軍伐楚。
楚國集中全國兵力抵抗,王翦采取堅壁清野、以逸待勞的戰術,與楚軍對峙一年之久。
楚軍求戰不得,士氣低落,逐漸鬆懈。
王翦抓住時機,發起總攻,楚軍大敗,楚國名將項燕自殺。
公元前223年,秦軍攻占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
在滅亡楚國之後,秦國大軍北上,於公元前222年攻滅燕國。
燕國太子丹曾派荊軻刺殺嬴政,但刺殺行動失敗,反而激怒了嬴政。
秦軍迅速攻打燕國,燕王喜逃到遼東,為了討好秦國,他殺死太子丹,將其首級獻給秦國。
但秦軍並未就此罷休,繼續追擊,最終俘虜燕王喜,燕國徹底覆滅。
公元前221年,秦國最後向齊國發動進攻。
齊國長期與秦國交好,不修戰備。
麵對秦軍的突然進攻,齊國軍隊毫無抵抗之力,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短短十年間,嬴政憑借著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自春秋以來長達數百年的諸侯割據混戰局麵,實現了天下歸一,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
統一六國後,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自創“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希望秦朝能夠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傳承下去。
為了鞏固新生的大一統王朝,嬴政推行了一係列影響深遠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他廢除分封製,實行郡縣製,將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守和縣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強了中央集權。
這一製度的實施,打破了以往諸侯國各自為政的局麵,使得國家政令能夠統一傳達和執行,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
在經濟上,統一度量衡,規定統一的貨幣標準,以圓形方孔錢為全國通用貨幣,促進了經濟的交流與發展。
同時,還統一車軌,修築以鹹陽為中心的馳道,加強了全國各地的交通聯係。
馳道的修建,使得軍隊能夠快速調動,物資能夠順利運輸,大大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
在文化上,統一文字,以小篆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這一舉措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不同地區的人們能夠更好地交流溝通,促進了文化的融合與統一。
此外,嬴政還下令收集天下書籍,藏於鹹陽宮,雖然這些書籍後來大多毀於“焚書”事件,但在當時,這一舉措對文化的保存和整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外,嬴政還北擊匈奴,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收複河套地區,並修築萬裡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長城的修築,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它有效地阻擋了匈奴的南下,保障了中原地區的安全。
南征百越,將嶺南地區納入秦朝版圖,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促進了中原地區與南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南征百越的過程中,秦軍遇到了諸多困難,如地形複雜、氣候炎熱、疾病流行等,但嬴政並未退縮,他堅定地支持秦軍作戰,最終取得了勝利。
隨著秦朝的日益強大和穩定,嬴政的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他開始追求長生不老,夢想著能夠永遠統治天下。
為此,他多次派遣方士出海求仙,尋找長生不老之藥。
徐福是當時著名的方士,他向嬴政進言,稱東海中有三座仙山,分彆是蓬萊、方丈、瀛洲,山上住著仙人,藏有長生不老之藥。
嬴政信以為真,派徐福率領數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
徐福出海後,一去不複返,嬴政多次派人尋找,都沒有結果。
但嬴政並未死心,他繼續派遣其他方士出海,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同時,嬴政在晚年也變得愈發殘暴。
為了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他征發大量民夫,百姓苦不堪言。
阿房宮規模宏大,“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陵墓更是奢華至極,裡麵藏有無數珍寶。
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許多百姓為了逃避徭役,紛紛逃亡山林,成為盜賊。
在思想文化方麵,嬴政為了加強思想控製,接受李斯的建議,實行“焚書坑儒”。
除秦國史書、醫藥、卜筮、種樹等書籍外,其餘各國史書和百家典籍全部焚毀。
這一舉措嚴重破壞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給後世留下了巨大的遺憾。
在“坑儒”事件中,嬴政下令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活埋,這一行為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也使得嬴政的形象在後世受到了極大的負麵影響。
公元前210年,嬴政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病逝於沙丘平台,享年50歲。
他的去世,如同一顆巨星的隕落,震動了整個秦朝。
然而,他所開創的大一統王朝和一係列改革措施,卻對中國曆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他推行的郡縣製、統一度量衡、文字等措施,對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名字永遠銘刻在華夏曆史的豐碑之上,成為千古帝王的傳奇典範。
儘管他的晚年存在諸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功績遠遠超過了他的過錯,他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