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的日子忙碌而充實。
吳郡的都督府氣派非凡,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曲水流觴間儘顯風雅。
孫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處理軍務,我則在府中照料家事,學習如何管理偌大的府邸。
閒暇時,我會與小喬相約在花園中談詩作畫,她已嫁給周瑜,兩家相距不遠,往來十分方便。
有時孫策會帶著周瑜前來,四人圍爐夜話。
火盆裡的木炭劈啪作響,照亮他們談論天下大勢的麵容。
孫策說起要蕩平江東、逐鹿中原的抱負時,眼中閃爍著狼一般的光芒;周瑜則在一旁出謀劃策,條理清晰,令人心折。
我和小喬靜靜地聽著,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惹得他們哈哈大笑。
那些日子,是我記憶中最溫暖的時光。
然而,亂世從不會給人太多安寧。
建安五年春,孫策遇刺的消息如晴天霹靂般傳來。
那日清晨,我正在後院教女兒識字,忽聽得前院傳來一陣騷亂。
管家臉色蒼白地跑來:\"夫人,將軍他......\"我扔下手中書卷,提起裙擺便往前廳跑去。
書房裡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孫策倒在血泊中,胸口插著的箭矢泛著幽藍的光。\"伯符!\"
我撲到他身邊,握住他冰冷的手。他艱難地睜開眼,嘴角溢出鮮血:\"夫人......\"
他的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清,\"江東......就托付給你了......\"
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我拚命點頭,卻隻能看著他的瞳孔漸漸失去光彩。
料理完孫策的後事,我將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吳國太,自己則搬到城郊的彆苑居住。
這裡遠離喧囂,四周是大片的竹林,風起時沙沙作響,倒也清淨。
每日清晨,我都會站在露台上,望著東方的朝陽升起,仿佛能看到孫策騎著馬,帶著勝利的笑容歸來。
庭院中的桃樹是他親手所植,如今已亭亭如蓋,每年春天都會開滿粉白的花朵,卻再也不見折花人。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的烽火照亮了長江。
我站在江邊,望著對岸衝天的火光,想起當年孫策與周瑜談論破敵之計時的豪情。
那時他們說,隻要有長江天險,江東便可保無虞;如今,周瑜正在那場大火中指揮若定,以少勝多,成就千古佳話。
而我的夫君,卻隻能在青塚中,聽著這震天的喊殺聲。
江風吹起我的衣袂,恍惚間,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桃花紛飛的午後,孫策笑著向我走來,說要帶我去看最美的江東。
如今江東依舊,隻是物是人非。岸邊的蘆葦在風中搖曳,發出嗚咽般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歲月流轉,江東的基業在孫權手中日益穩固。
我獨自守著與孫策的回憶,看著孩子們漸漸長大。
每當夜深人靜,我總會取出那把珍藏的寶弓,撫摸著上麵刻著的\"伯符贈大喬\"字樣,淚水無聲地滑落。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照亮了這片孫策用生命守護的土地。
有時,我會帶著孩子們去孫策的墓前。
墓前的石獸已有些斑駁,四周長滿了青草。
孩子們天真爛漫地采來野花,放在墓碑前。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望著遠處的青山,仿佛又聽見了孫策爽朗的笑聲。
江東皎月依舊,隻是照不見歸人。我知道,在這亂世中,我能做的,便是守著這份回憶,如同守護著江東的明月,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等待重逢的那一天。
也許有一天,當桃花再次開滿皖城,我會在那紛飛的花雨中,與我的少年郎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