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董卓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9章 董卓(1 / 2)

在東漢末年的亂世風雲中,董卓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名字。

他以邊將之身入主洛陽,以雷霆手段顛覆朝綱,最終卻在天下共討中身死族滅,成為後世史書裡“凶暴”“篡逆”的代名詞。

他的一生,如同一顆驟然闖入中原的隕石,短暫卻劇烈地改變了漢末曆史的軌跡,其崛起的偶然與必然,覆滅的咎由自取與時代推手,共同構成了一幅亂世權奸的典型圖景。

董卓的出身,自帶一股與中原士大夫截然不同的彪悍氣息。

他生於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此地毗鄰羌胡,是漢帝國的西北邊陲,常年戰亂不休。

這種“漢羌雜居、兵戈不息”的環境,不僅塑造了當地民眾尚武好鬥的民風,更在董卓的血脈中注入了野性與堅韌。

史載他“膂力過人,雙帶兩弓,左右馳射”——所謂“兩鞬”,即左右各懸一弓,能在飛馳的馬背上同時操控雙弓、左右開弓,這份武藝在當時堪稱一絕。

更重要的是,他自幼穿梭於羌胡部落之間,熟悉各族的語言、習俗與戰法,對邊地的複雜局勢有著遠超中原士人的洞察力。

青年時期的董卓,常以“豪俠”自居,遊走於羌胡諸部之間,與各族首領結下看似牢不可破的交情。

《後漢書》記載過一則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一次,幾位羌人首領來訪,董卓家中並無太多存糧,竟直接殺了家中唯一的耕牛設宴款待。

在農耕社會,耕牛是家庭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殺牛待客無疑是“傾家蕩產”的慷慨。

羌人首領們深受震動,“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他們回去後湊了上千頭牲畜回贈董卓。

這則故事不僅展現了董卓的“豪橫”,更揭示了他深諳邊地生存法則:以“舍”換“得”,用極端的付出換取部落首領的敬畏與支持。

這種在邊地養成的江湖氣與威懾力,為他日後聚攏部眾埋下了伏筆。

東漢中後期,西北羌亂成為帝國的心腹大患。

自漢和帝以來,羌人起義此起彼伏,朝廷耗費巨億軍費卻屢平屢叛,史稱“羌患”。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熟悉邊情的董卓得以嶄露頭角。

他從地方小吏起步,憑借戰功逐步升遷:早年在隴西郡擔任“羽林郎”,負責護衛地方治安;後因熟悉羌人習性,被征召為“從事”,跟隨中郎將張奐平定羌亂。

延熹九年166年),董卓隨張奐出征,在美陽今陝西武功)與羌人主力展開激戰。

當時羌人部落聯盟兵力強盛,漢軍初戰不利,士氣低落。

董卓卻親率一支精銳騎兵,利用對地形的熟悉繞至羌人後方,趁夜發動突襲,“大破之,斬其酋豪,首虜萬餘人”。

此戰後,董卓因功拜郎中,獲賞縑九千匹——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

但他並未獨吞,而是將賞賜全部分給士兵,“軍士皆大喜悅”。

這種“財散人聚”的手段,看似簡單,卻精準擊中了邊地士兵的痛點:他們遠離家鄉、生死難料,最看重的便是將領的“義氣”與“實惠”。

董卓的慷慨,讓部下對其死心塌地,形成了一支隻知有董卓、不知有朝廷的私人武裝。

曆經數十年征戰,董卓在西北軍中的地位日益穩固。

他曆任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職,足跡遍布西北邊疆。

在擔任並州刺史期間,他收編了大量羌胡部落的勇士,又吸納了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一批悍將——這些人或出身邊地豪強,或曾是亡命之徒,都因董卓的“容人之量”與“重賞之諾”而誓死追隨。

到靈帝末年,董卓麾下已彙聚了一支由羌胡兵、漢人邊民、降將殘部組成的混合部隊,其戰鬥力遠非中原久疏戰陣的禁軍可比:羌胡兵擅長騎射與近戰搏殺,漢人邊民熟悉山地作戰,降將們則帶來了正規軍的戰術素養,三者結合,堪稱當時帝國最精銳的野戰部隊。

此時的董卓,已不僅是一名將領,更是西北軍閥的代表。靈帝曾試圖削弱其兵權,先征他為“少府”負責宮廷後勤的文職),意圖將其調離軍隊。

董卓卻上書推辭,理由極具煽動性:“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饑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

——他將士兵的不滿歸咎於朝廷,暗示自己是“被迫”留在軍中安撫部眾,朝廷竟無可奈何。

不久後,靈帝又改任他為並州牧,令其將兵權交予皇甫嵩,董卓再次抗命,隻帶五千親兵前往並州,其餘部隊仍牢牢掌控在手中。

這兩次抗命,已顯露出董卓對中央權威的輕視,也預示著他終將走向與朝廷對抗的道路。

中平六年189年),東漢帝國的權力天平因靈帝駕崩而劇烈傾斜。

年僅十四歲的少帝劉辯即位,其母何太後臨朝,大將軍何進何太後之兄)掌控朝政。

當時,宦官集團“十常侍”與外戚集團的矛盾已到白熱化程度:何進欲誅殺宦官,卻因何太後反對而猶豫不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袁紹的建議下,何進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決策——密召董卓率軍入京,以“兵威”脅迫太後同意誅宦。

這一決策堪稱飲鴆止渴。袁紹等人以為董卓是“邊地粗人”,易於掌控,卻不知董卓早已覬覦中原。

接到詔令後,董卓即刻率軍向洛陽進發,同時上書朝廷,公開宣稱“輒勒兵馬,馳赴京邑,輒掃除奸穢,以清聖朝”——他將自己包裝成“清君側”的義士,為入京尋找合法性。

然而,曆史的劇本往往充滿巧合。

在董卓抵達洛陽前,何進已被宦官誅殺,袁紹、袁術又帶兵入宮屠戮宦官,宮中大亂。

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即後來的漢獻帝)被宦官裹挾出逃,於北芒山今河南洛陽北)遇董卓大軍。

這一戲劇性的相遇,成為董卓權力登頂的起點。

初見少帝與陳留王時,少帝嚇得語無倫次,連話都說不完整;而年僅九歲的陳留王卻能從容對答,清晰講述宮中變故。

董卓由此心生廢立之意:廢黜懦弱的少帝,另立更易掌控的陳留王,既能彰顯自己“再造社稷”的權威,又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廢立之事茲事體大,必須以強力壓製反對聲音。

董卓首先著手擴充兵力。

他初入洛陽時,兵力不過三千,不足以震懾朝野。

於是他玩了一個“障眼法”:每晚令士兵悄悄出城,次日清晨再大張旗鼓入城,謊稱“西北援軍抵達”。

洛陽士民不明就裡,誤以為董卓兵力雄厚,不敢輕易反抗。

與此同時,他迅速收編了何進、何苗的部曲約數萬人),又設計誘使呂布殺死執金吾丁原,吞並了其麾下的並州軍——尤其是呂布這員猛將的歸順,不僅讓董卓的軍事實力瞬間膨脹,更獲得了掌控洛陽城防的關鍵力量。

短短數月,董卓便完全掌控了洛陽的軍權,成為城中唯一的“話事人”。

隨後,他開始在朝堂之上推行廢立計劃。

中平六年九月,董卓召集百官,公然提出:“少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陳留王年雖少,智略天成,可承大統。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公以為何如?”

話音剛落,尚書盧植便厲聲反對:“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罪行千餘,霍光乃廢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袁紹也當庭駁斥:“漢家君天下四百餘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今上無過,公欲廢嫡立庶,非義也!”

麵對反對聲浪,董卓露出了獠牙:“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

他當場拔劍威脅,盧植、袁紹雖強硬,卻無兵權支撐,最終隻能隱忍——袁紹次日便逃離洛陽,盧植則被免官歸隱。

其他官員見狀,再也無人敢反對。於是,董卓強行廢少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獻帝,自任太尉,封郿侯,不久又進位相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是西漢蕭何曾獲的殊榮,如今卻成了董卓架空皇權的標誌。

為了立威,董卓還采取了極端手段:毒殺何太後與弘農王。

何太後是少帝生母,雖曾反對何進誅宦,但對董卓而言,她始終是“外戚勢力”的象征;弘農王雖已被廢,卻仍是潛在的“複辟旗幟”。

董卓派人將鴆酒送至弘農王府,謊稱“太後有詔,令王飲此酒”。

弘農王掙紮不從,最終被強灌而死,年僅十五歲。

這一行為徹底清除了宮廷中反對他的勢力,卻也暴露了他的殘忍本性,讓天下士人不寒而栗。

掌控朝政後,董卓開始毫無顧忌地宣泄其貪婪與殘暴。

他縱容士兵在洛陽城內燒殺搶掠,美其名曰“搜牢”——“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殷積。

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

連漢靈帝的母親永樂太後的侄子也未能幸免,其府邸被士兵洗劫一空,家人慘遭屠戮。

更令人發指的是,董卓甚至將魔爪伸向皇家陵寢:他下令挖掘邙山之上的帝王及公卿陵墓,盜取其中的珍寶,“又奸亂公主,妻虐宮人”,將洛陽變成了人間地獄。

對於反對他的士人,董卓更是毫不留情。

袁紹、曹操等人逃離洛陽後,他下令逮捕其家族,“諸袁死者五十餘人”;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曾勸董卓“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人心”,後因反對董卓遷都而被斬首;侍禦史擾龍宗隻因晉見時忘了解除佩劍,便被董卓當場打死。

這些暴行讓“天下士人,莫不憤怒”,也為日後的“關東討董”埋下了伏筆。

董卓的倒行逆施,終於點燃了天下諸侯的怒火。

初平元年190年),勃海太守袁紹被推舉為盟主,關東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組成“關東軍”,由此拉開了漢末軍閥混戰的序幕。

關東軍雖聲勢浩大,實則各懷鬼胎:袁紹想借機樹立威望,曹操欲匡扶漢室,袁術則覬覦皇位,其他諸侯多持觀望態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即便如此,聯軍的出現仍讓董卓感到了威脅。

他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勝利——比如派遣徐榮在滎陽大敗曹操,令孫堅一度受挫——但內心深處對關東聯軍仍存畏懼,尤其是擔心洛陽地處中原,四麵受敵,難以固守。

同時,他也急於擺脫關東士人的包圍,回到自己勢力範圍所在的關中地區。

於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浮出水麵——遷都長安。

遷都之舉堪稱一場浩劫。

董卓強迫洛陽數百萬百姓西遷,沿途“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屍盈路”。

百姓們被迫放棄家園,帶著簡陋的行李在士兵的皮鞭下前行,許多人因饑餓、疾病或反抗而死,屍體沿途堆積,竟阻斷了道路。

更殘忍的是,董卓為了斷絕百姓的歸鄉之念,下令焚燒洛陽城:“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裡內無複孑遺”。

這座自西周以來便作為帝都、曆經數百年繁華的城市,就此化為一片焦土。


最新小说: 綁定扶持,開局暴擊十萬倍 高武:天賦差?我直接氪金加點 重生帶引擎 吳恩達的咒語 心聲泄露之後 闖靈山,踏淩霄,我為西遊第一仙! 我在修仙界搞關係 搬空養父母家,七零真千金養大佬 本想在星際摸魚,結果混成霸主了 織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