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陳群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0章 陳群(2 / 2)

曹丕稱帝後,陳群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他先是被晉升為尚書仆射,隨後又升任尚書令,並被晉爵為潁鄉侯。

這一係列的升遷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肯定,也意味著他在曹魏政權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在擔任尚書令期間,陳群繼續發揮著他的政治才能,深度參與國家治理。

他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政策,為曹魏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初六年225年),曹丕決定南征孫權。

在這場戰爭中,陳群兼任總領軍,負責指揮水軍。

他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率領水軍在戰場上取得了一係列勝利。

戰爭結束後,陳群因功被升任為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實現了從文官到軍政重臣的華麗轉身。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重。在臨終前,他將陳群與曹真、司馬懿等人一同列為托孤重臣,囑咐他們共同輔佐年幼的曹叡。

這份托孤重任,無疑是對陳群的高度信任,也彰顯了他在曹魏政權中的核心地位。

魏明帝曹叡繼位後,陳群晉爵潁陰侯,獲準開府治事,不久升任司空,位列三公,達到仕途頂峰。

這段時期,他主導了另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編撰《魏律》。

太和三年229年),陳群與劉劭等人以漢律為基礎,製定《新律》十八篇及各類法令百餘篇。

這部律法的開創性意義在於首次將"八議"對親、故、賢、能等八種人的減免刑罰製度)寫入律文,奠定了中國古代禮法結合的法律傳統,此後曆代律法均沿用這一原則。

作為三朝元老,陳群從未因位高權重而懈怠,反而以"直言敢諫"成為曹魏政治的"良心"。

魏明帝繼位之初,他便上疏勸諫"推崇教化,體恤百姓,杜絕朋黨",為新君確立治國方向。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馬曹真上表伐蜀,陳群兩度上疏反對:先指出斜穀地勢險峻、糧草難繼,後列舉子午道進兵的軍費壓力,曹叡雖認可其意見,曹真卻強行出兵,最終因大雨無功而返,印證了陳群的預判。

青龍年間,曹叡大興土木修築宮殿,耽誤農時,陳群的勸諫更為懇切。

他在奏疏中直擊要害:"吳蜀未滅,百姓流離,將士勞苦,宜勸農備戰,不宜勞民傷財。"

在曹叡拒絕後,他再次上疏,反複陳說"宮殿之費,非今日之急",最終促使明帝減少了工程規模。

這種"屢諫不止"的執著,源於他對曹魏政權的深沉責任感。

更難得的是,陳群的勸諫始終堅守原則卻不失策略。

曹叡的女兒曹淑夭亡,年僅一歲卻要以成人之禮厚葬,群臣需守靈服喪。

陳群上疏時,先引經據典說明"八歲以下夭亡不宜厚葬"的古禮,再委婉指出"以成人之禮葬幼童,違逆自然之道",既堅持了禮製原則,又給君主留有餘地,儘顯賢臣智慧。

正如曹魏學者袁淮所言:"陳群數十次上書諫君,外人不知,士人皆稱其長者。"

青龍四年236年)十二月,陳群病逝,諡為"靖侯",其子陳泰繼承爵位。

正始四年243年),朝廷將其配祭魏武帝曹操廟庭,這是對其一生功績的最高認可。

陳群的影響早已超越了個體生命,其創立的製度深刻塑造了此後數百年的曆史走向。

九品中正製在初期實現了"選賢與能"的目標,但隨著時間推移,中正官逐漸被世家大族控製,"家世"權重日益凸顯,最終演變為"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工具。

這種演變雖非陳群初衷,卻成為其曆史評價中的爭議點。

而《魏律》則被西晉直接沿用,其"八議"製度、篇章結構一直影響到唐宋律法,成為中國古代法律體係的重要基石。

後世對陳群的評價呈現鮮明的兩麵性。

曹植稱讚其"至德純粹,能容下納諫",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他"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其諫言足以為後世典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批評之聲同樣尖銳:南宋洪邁認為他"助曹篡漢,德行有虧",明末王夫之也指責其"為曹魏謀而忘漢祚"。

而曹魏大臣吳質的評價則更為另類,認為他"安於職守,非宰相之才",這種分歧恰恰反映了陳群複雜的曆史形象。

客觀而言,陳群是典型的"製度型政治家"。

與諸葛亮的"事必躬親"不同,他更擅長通過製度設計讓政權自動運轉——九品中正製解決了人才選拔的規範化問題,《魏律》確立了國家治理的法治框架。

如果說諸葛亮是蜀漢的"發動機",陳群便是曹魏的"變速箱",雖不似前者那般耀眼,卻讓整個政權的運行更持久、更穩定。

劉備錯過陳群的遺憾,恰是曹魏得到陳群的幸運。

在三國的英雄敘事中,陳群或許沒有斬將奪旗的赫赫戰功,沒有"鞠躬儘瘁"的悲情傳奇,但他以製度為筆,在亂世中書寫了另一種不朽。

九品中正製雖有流變,卻完成了漢末人才選拔的製度轉型;《魏律》雖已失傳,卻開創了古代律法的新範式;三朝諫言雖多被擱置,卻堅守了士大夫的政治操守。

從潁川世族的青年才俊,到曹魏政權的製度奠基者,陳群的一生印證了"經國序民,正其製度"的深刻道理。

在那個崇尚權謀與武力的時代,他以文官的智慧構建起政權的骨架,這份"無聲的功績"或許不如戰場捷報那般震撼,卻更為持久地影響了曆史的走向。

當我們回望三國,不應隻看到金戈鐵馬的豪情,更應銘記陳群這樣的製度設計者,正是他們的智慧,讓亂世中的文明得以延續,為後世的統一埋下伏筆。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