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重要的就是端正態度,忠誠是第一位,勇武是第二位。
切莫本末倒置,喪失了一顆忠誠的心。
誰能想到天子悄然派來遼東的人,短短一年就掌握了祖家軍。
所有大明的軍隊,實際上從來都不在主將主帥手中掌握,一直都在天子掌控之中。
如果不是這一次要一並解決遼東毒瘤。
隻怕沒有人會想到,天子一道旨意,便輕而易舉地完成。
大明天下都是天子棋盤上的棋子。
誰都跳不出天子的棋盤,隻能按照天子的意誌去做,方能實現人生自我價值。
沒有看透這點,那等待他的便是死亡或人死族滅。
祖大壽等一係的遼東將領便是典型例子。
總以為天子不會把他們怎樣?
便是知道了他們的行為,照樣裝作不知道。
遠在山海關的朱由校,接到青龍的飛鴿傳書。
看著上麵的信息,朱由校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
“朕還以為祖家有多厲害,原來不過如此。”
周延儒道:“那是陛下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朱由校不由笑道:“不是朕厲害,是祖大壽忽略了底層士兵。”
“他們以為隻要掌握中高層將領,便能實現掌握所有兵權。”
“殊不知,所有部隊,都是有底層作為根本力量。”
“底層軍官尤為重要。”
黃立極道:“陛下所言甚是,倘非祖大壽苛責底層士兵,隻培養親軍。”
“其解決祖家軍不會這般容易,必然會流血犧牲。”
遼東軍除了親軍會聽從祖大壽的調遣外,其餘的士兵根本不會。
他們並沒有得到祖大壽任何恩遇。
祖大壽從朝廷騙取的軍費,實際上都花費在拉攏中高層將領身上或培養親兵。
從未在意士兵的死活。
喝兵血,更是遼東軍乃至大明其他非新軍將領習慣操作。
都習慣喝冰血吃空餉。
其後果出來了,朝廷輕易就掌控了遼東軍………
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士兵在這一年來,經過朱由校派來的基層軍官訓練下,戰鬥力很強。
詭異的是,祖大壽等高層竟然不知道?
這類投機倒把分子不死誰死啊……
周延儒和黃立極是朱由校禦駕親征的臣子,幫助天子處理各類緊要國事。
尤其周延儒的表現很出色,這點黃立極心裡很不舒服。
這是個勁敵。
不能讓周延儒後來居上,必須展示自己的能力出來。
朱由校非常滿意兩人的競爭性,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老黃需要壓力,才能爆發出來他的能力,免得滑不溜秋的,不是他想要的臣子。
“大淩河堡現在穩了,可以讓老奴兒吃一波大禮包。”
“遵化之戰,朕宰了他七八個兒子。”
“大淩河堡這一波關門打狗,想來不會低於四五個奴兒要宰掉。”
“看著老奴兒氣得吐血的樣子,朕心裡就是開心。”
黃立極附和道:“是啊,袁都司玩了把關門打狗。”
“想來趙將軍和滿桂將軍也不會讓陛下失望。”
“定能完美完成任務。”
大淩河堡的關門打狗是開場戲,那完顏的閃電戰和殲滅戰便是關鍵一環。
是這場戰爭的關鍵一環。
唯有滅了完顏,大明才能實現殲滅後金有生力量的戰略目的。
這一戰,朱由校並沒有準備徹底滅了後金,而是以消滅後金有生力量為主。
說白了,大明新組建的禦林軍,還沒有達到要求,機動力量規模不足。
無法實現一口氣殲滅後金,打殘大遼的實力。
大明現在是越打越強,而後金和遼國是越打越弱。
他們的國力都消耗不起持久戰。
大明玩得起,現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時間拖得越久,對大明越有利。
有點見識的人,都已經看到大明在複興了。
大明的吏治已經得到了遏製,乃至出現了清明之盛景。
可以說,大明已經脫離危險期,轉為休養期。
倘非後金和遼國不安分,逼的天子全力以赴地出擊,隻怕大明複興速度會更快.
按照九州國事方麵的決議,都是經過慎之又慎方才做出決定。
哪像朱由校,自己直接拍板,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根本不考慮臣子的態度。
倘君臣意見相左,以天子的意見為準。
這就是現在大明格局,天子已完全掌握兵權和財權。
整個大明內閣內廷都成了天子一言堂。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