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努爾哈赤的能力是世所公認的軍事天才,但都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了。
遼國貴族平時吹吹牛逼尚可,真刀真槍的乾,他們還真沒有這個膽子和魄力。
山海關!
朱由校可是意氣風發,兩戰兩捷,直接讓他在大明軍隊裡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這兩次大捷,讓大明不少異議的有識之士閉嘴。
不敢背地裡唱衰大明。
關寧鐵騎和袁崇煥遼東軍都表現出了大明正常水平,都打得非常驚豔。
袁崇煥玩的是關門打狗戰術,而趙率教玩的是閃電戰。
這兩種戰術都是朱由校部署和設計的,外人不相信,大明內部高層卻知道。
天子在軍事方麵的才華一樣的出色。
同樣是個天才。
不過朱由校心裡卻明白,這些都是照搬後世玩剩下的,他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正因如此,朱由校隻是製定戰略,具體戰術從來不乾預前線將領的臨機轉斷之權。
這也是大明現在各路統帥對天子心服口服的原因。
真正對天子歸心。
再也沒有人在私底下非議天子。
天子信任他們,他們必須以勝利回報天子。
朱由校在軍事朝會上便已言明,他不在意前線指揮官如何打,如何打。
他要的是勝利。
要兵給兵,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所有要求都滿足的情況下。
要是打了敗仗,這個統帥便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如果沒有勇氣和信心,按照他的方式打,敗了,天子兜底。
前線將領如果覺得自己厲害,可以改變打法和戰略部署。
但是相應的後果一樣要承擔起來。
沒有信心,就完全遵守天子的戰略戰術,失敗了,沒有任何懲罰。
給了所有將領雙選擇,要是還不能打好仗,這個將領可以退出,混滾家裡奶娃。
大明要的是真本事的將領,而不是耍嘴皮,隻懂紙上談兵的廢材。
何況朱由校給戚繼光的要求是兩年內解決後金。
俞大猷的要求是擋住大遼的進攻,守住便是勝利,便是大功。
九州所有君王,沒有一個像朱由校這般舍得放權,敢給前方統帥臨機轉斷之權。
沒有監督,沒有後勤保障部隊卡脖子。
誰敢卡脖子,故意為難前線將士,朱由校就殺誰,就抄誰的家。
戰爭期間,東西二廠加上錦衣衛都在嚴密監督。
在關乎大明生死存亡期間,誰過線誰死。
便是張維賢這樣的老國公,如今都嚴密排查,時常巡視後勤保障部隊。
主要是監督勳貴弟子,逮到一個處理一個。
隻要這一戰以勝利結束,大明便徹底崛起。
當大明綜合國力上去,軍事力量上去,擴張便是必然的。
作為軍人,沒有誰不想開疆拓土,馬上覓封侯。
這才是軍人最高的追求。
現在大淩河堡已經穩了,防禦如同銅牆鐵壁。
接下來,戚繼光選擇什麼時候進攻,如何進攻?
已經是遼東之戰的首要任務。
朱由校給出的戰略和戰術,便是在沒有條件的戰機下,可以創造條件。
選擇兩線作戰,要求同樣是快準狠。
一路選擇繞過河套,迅速奪取靜寧堡,叩開後金帝都西大門。
另外一路,直接奪取遼東鎮,打開後金帝都的南大門。
一旦攻破後金帝都,那整個遼東的棋盤便活了。
後金除了向北遷徙外,彆無他路。
當然,如果多爾袞和努爾哈赤聰明,可以選擇進攻高麗,隨後登陸東瀛。
繼續向北,其天氣極為惡劣,根本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不過,朱由校可沒有為敵人考慮後路的問題。
至於如何選擇,關他屁事。
若後金選擇吃回頭草,可以回到大金,做大金奴才也是條路。
不過這條路一旦選了,做炮灰的概率非常高。
金國的國力和大遼差不多,都在走下坡路。
內部腐敗腐朽,同樣不在大明之下。
做慣了老大,忽然去做小,沒有幾個有誌氣的人願意這樣乾。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才是人性,才是梟雄應有的逼格。
朱由校雖然非常想殺了多爾袞和努爾哈赤,但是這種願望極難實現。
除非多爾袞和努爾哈赤願意死守,願與後金在帝都共存亡。
否則殺一個準備逃跑的人,太難了。
多爾袞和努爾哈赤都在為後金謀取一條後路。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