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大明未來統一九州的基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少朱由校提出來的百年目標,他們不覺得實現不了。
朱由校把土豪劣紳解決後,真正的解決了大明最為核心的問題。
百姓的土地都已得到重新分配,解決了百姓溫飽。
沒有地方上的士紳阻撓大明變革,中樞推行的各類新政,都變得暢通無阻。
當然,能做到上下一致,萬眾一心,沒有朱由校俱先複活的人才,未必能全部實現既定目標。
大明現在內憂外患都已經解決。
現在隻要埋頭發展即可。
對待鄰國,遵循的是睦鄰友好,大家一起合作做生意。
不主動發動戰爭。
玩的是不惹事不怕事。
外邦武者的威脅問題,交由大明的武者去解決。
有賞金獵人公會應對,為大明創造內外良好的環境,鞏固大明現有成果。
局麵一旦打開,大明便可以放開手腳地大乾一場。
以前覺得藩王是個毒瘤,極難解決。
通過山海關一戰,所有藩王紛紛拿出所有財富投資大明帝國皇家銀行。
沒辦法,天子過於強勢,他們承受不住天子給他們的無形壓力。
不得不低頭,不得不改變現狀,融合到天子給他們畫下的大餅。
現在外患已解。
藩王已經沒有底牌了,除了繳械投降外,彆無選擇。
想到這裡,朱由校很是得意,心道:
“世人眼中的硬骨頭,在朕這裡卻變得簡單化。”
當時他選擇先解決士林,逼著孔家店關門大吉。
目的就是剪除藩王造反的條件。
沒有士林支持,藩王就沒有造反的勇氣。
魔教以及其他宗門暗中支持藩王,也在山海關一戰中傷亡殆儘。
震懾了大明蟄伏宗門的膽氣。
殺言靜庵和梵清惠,便是真正讓天命教徹底失去了興風作浪的信心。
符瑤紅沒有死,跑了。
這是朱由校故意的。
天命教去活活大元或大宋挺好的。
慈航淨齋離開大明,禍禍大隋。
讓世家門閥和宗門狗咬狗.
朱由校的報複來的非常快,幾乎是敵人才返回大隋。
大明的強者便已去了。
這讓陽光憤怒無比,他不恨朱由校,他也是皇帝。
媽的,人家都殺上門了,你還不反擊,那這個皇帝做的還有什麼意思。
楊廣看著手中情報,臉色陰沉,咬牙切齒道:“這群亂臣賊子,視我大隋如無物。”。
“朕恨三征大漠失敗,不然的話,朕不介意現在帶著大軍橫推。”
慈航淨齋的帝踏峰,聽名字就知道這群賤人到底有多藐視皇朝。
楊廣現在雖然已被世家架空,不等於他就沒有反擊之力。
他在等一個機會,等朱由校上門與他合作。
可惜朱由校沒有這個想法,隻是派江湖人進大隋,沒有全力以赴。
這讓楊廣很失望。
“朱由校要是與朕合作,絕對可以讓佛門吃不了兜著走。”朱由校的聰明遠遠超過他的預估。
這個沒有經曆過上一代帝王的培養,竟然無師自通。
想占點便宜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楊廣打心裡羨慕朱由校的底牌和底蘊,大明隱忍兩百年。
如今爆發出來的力量,震撼世人。
神通境的強者都有。
為何沒有乾掉天僧和地尼等大隋絕世強者,楊廣覺得有一股隱形的力量在乾預。
以他對朱由校的了解,要是沒有外在的隱秘力量乾預,朱由校不可能任由天僧和地尼逃出大明。
朱由校對待敵人,從來都是斬儘殺絕。
這從他殺後金皇太極等皇族之人便可看出一二。
要不是努爾哈赤見勢不妙,果斷逃生,隻怕後金全成了朱由校的刀下鬼。
“王叔,有點可惜了,要是宋缺也變得腦殘,去了大明,那該多好。”
“這樣王叔便可以拿下嶺南,為我大隋皇族謀取一個棲息之地。”
靠山王楊林臉上露出了一絲殺意,沉聲道:“陛下,隻要老臣在,我大隋亡不了。”
楊廣苦笑道:“世人都朕看上暴君,事實上,朕做錯了麼?”
“敵人叩關,進犯我大隋,百姓流離失所。
朕不該出兵麼?”
“修建大運河,不也是為了南北經濟暢通無阻。”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楊林倒不覺得天子錯了,隻是低估了世家門閥和宗門對皇權的渴望。
讓大隋處於巔峰時期便立即衰落下來。
這是人為造成的,要是世家門閥和宗門努力,大隋三大征都是勝利。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