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明公開取士,公開招賢,卻沒有大規模的向國外進行。
人才,任何一個國家都知道重要,但都沒有真正地落到實處。
出於口頭上的重視。
但要把自己國家的人才拱手相送,沒有人願意這樣做。
隻能選擇不能為自己所用,也不能為其他國家所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商鞅就讓九州所有國家警惕起來,在秦州發生的事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
現在大部分國家玩的都是,自己不用也不會給彆人用。
寧可殺了,也不會泛濫下來。
好多人才都是死在這樣的心態下。
大元和大明兩國忽然搞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追悼會,直接打臉金國和遼國。
氣得兩國國君吐血,你媽的,這是故意搞事的節奏啊……
可惜兩國都是他們不敢招惹的對象。
大明強不強,從他們出售丹藥就知道其潛力和可怕的戰爭動員能力。
大元更是近百年來,周邊所有國家中公認的強國。
現在區域霸主都在搞事,金國和遼國發現他們乾了一件蠢事。
隻怕大明和大元都在想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去死,做了兩國沒有做大的事。
一時間,金國和遼國的名氣頓時就臭了。
內部人才看到金國和遼國這樣的行為,他們不論如何解釋,都得不到其他人的認同。
兩國內的人才是心寒得很,不過大元是個什麼尿性,大家同樣知道。
去大明的人,遠遠多於大元。
這樣趙敏和忽必烈氣個半死,這是大元幫忙大明招募人才。
真正的大才都去了大明,留給他們的都是大明不稀罕的玩意。
忽必烈看著兩國搶奪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忽必烈心裡很不是滋味。
除非那些有著和大明是仇敵的家族或個人,才會選擇去大元。
其餘的人,自詡人才的全去了大明。
而朱由校等人更是會搞事,直接公布這些人的任用信息。
讓其他國家的人才知道,大明用人從來都是量材而取。
隻要是人才,大明從來都沒有委屈他們,尤其各種福利體係也隨之公開。
直接把還沒有前來的人才驚呆了,大明給真正有才學的人的福利保障太豐厚了。
根本不需要去貪汙受賄,隻要做出成績,獎勵之豐厚,已夠他們吃一輩子的了。
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家人保障以及年終獎,看的所有尚未入仕之人直流口水。
尤其看到對國家做出貢獻的人,竟然可以申請延壽丹這種天地奇珍。
就是沒有延壽丹,但是用來作為獎勵的丹藥,隨便拿出去出售,都是一大筆財富。
貪汙,在大明的成本太高,不劃算。
不貪汙,一樣可以實現自身財富自由。
忽必烈恨的牙根癢,破口大罵起來,“這不公平,簡直是無恥。”
“朱由校小兒這樣做,讓我這些國家如何辦?”
大元是拿不出大明這樣的豐厚待遇。
國力跟不上,相反,每年從大明還要大量進購丹藥,這是一筆非常恐怖的數字。
每次財政收入都差不多全用來購買大明出口的戰略物資了。
他們不是不想拒絕,而是他們拒絕了,這些物資便要被其他國家買去了。
世人現在對諸國皇室都帶著冷意。
真的是無情帝王家,太冷漠了。
為這樣的國家效力,他們的未來也沒有任何好結局。
大明不一樣,沒有發生類似情況,甚至朱無視和信王造反,最後都沒有死。
這樣的帝王,其實非常有人情味了。
歸根結底還是大明富裕,綜合國力空前強大,玩得起。
忽必烈不是不想,而是大元皇室同樣冷酷無情。
當年他和蒙哥同樣殺得血流成河,多少皇室精英死於皇位爭奪。
其他國家大部分真正的人才,都沒有選擇大元的原因。
實在大元內部殘酷鬥爭與金國、遼國沒有兩樣。
隻是大元每一任大汗都是人傑,才沒有影響大元國力衰落。
現在這一代大元大汗,一樣厲害得很。
在用人方麵一樣優秀。
隻是比不過贏政和朱由校而已,其他皇帝最多和忽必烈差不多。
尤其大明的政局更穩定,天子對待臣子方麵非常大方,舍得放權。
隻要在規則內部不違規,都能得到善待。
這樣的皇帝怎麼可能得不到彆人的效忠?
就是大明藩王問題,也被朱由校通過各種方式全麵解決。
避免了奪嫡之路上的慘烈和悲劇。
避免了大明內部消耗。
世人唯一擔心的便是朱由校的壽命問題。
畢竟朱由校是英明君主,但其壽命卻可能不會超過兩百歲,這已是普通人的壽命極限。
如果朱由校是武道強者,最低也是陸地神仙打底。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