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劫兩位大汗統治轄區的財富,這才是朱由校的真實目的。
戰馬一直非常稀缺,不利於大明未來的機動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滅瓦剌和林丹汗,勢在必行。
隻是大明偽裝太好,沒有暴露大明對林丹汗和瓦剌用兵的想法。
這才讓兩位大汗誤判形勢。付出的代價便是全族的死。
朱由校甚至居中指揮,高手更是早已潛伏進了兩大部落內部。
尤其江湖武者,以獵殺兩部強者為榮。
大明的戰爭凡是對外的,其功勳都很高。
他們等待了五年,一眾江湖人士個個麵露喜色,終於可以明目張膽地搶掠。
思漢飛和忽必烈心裡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他們剛剛把兩大部落坐鎮的強者召回。
大明就忽然出兵。
說明朱由校從來都沒有信任過大元,更沒有按照他們的戰爭節奏打的想法。
林丹汗在自己的宮殿裡麵咆哮,甚至懷疑大明出兵就是忽必烈乾的。
說好的,會繼續讓大元派來的強者庇佑他們,哪曾想這些強者前腳剛走,大明便出兵。
要是大明和大元沒有暗地裡的交易,打死林丹汗也不信。
朱由校一直聽取關於林丹汗和瓦剌王的情報。
“哈哈哈,朕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忽必烈不為朕背鍋怎麼行呢?”
出兵本來就是甩鍋給大元,讓大元失去信譽。
看起來沒有多大作用,實際上在九州亂起,其威力便體現出來。
這是朱由校打擊大元在九州信譽的一種策略。
大明和大元早已進入無聲的戰爭裡麵了,隻是雙方沒有公開宣布而已。
瓦剌和林丹汗都隻有一兩個陸地神仙的供奉,其結果這些陸地神仙都成了大明的刀下鬼。
林丹汗和瓦剌王均死於大明江湖陸地神仙之手。
一個死於武當木道人,一個死於夜帝。
林丹汗和瓦刺的人頭更是被吳明和紫衣侯拿到。
至於其他天人境武者,死得更多了。
整個大明江湖上的高手都殺瘋了。
張無忌帶領明教的高手,包攬了天人境一大半的人頭。
殺得那叫一個驚天地泣鬼神,整個大漠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國與國的戰爭,一旦爆發,太慘烈了。
在交戰的過程中,死了也是白死,沒人會為已死之人而憐惜。
短短不過半個月,便已解決了瓦剌和林丹汗。
朱由校看著江湖上繳給賞金獵人公會的人頭數量,整個人都驚呆了。
差不多殺了兩國三千位天人境,天人境以下的武者差不多過十萬。
好多人都是軍人。
這是搶大明軍人的人頭,這群人真是窮瘋了。
俞大猷和秦良玉兩人甚至上書朱由校,請求下一次戰爭,不要讓大明江湖武者參與。
要參與也是針對雙方的江湖勢力,不屬於江湖勢力的人頭,應該由大明軍隊來處理。
每次這樣打,對他們這些軍人非常不利。
不喜歡這些江湖武者搞事和搶功。
朱由校倒是不在意,滅林丹汗和瓦剌兩國,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並不會影響大明的未來布局。
相反,未來的戰爭,朱由校沒有打算讓大明武林在一邊看戲。
大宋或大元的江湖力量非常恐怖。
便是大隋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培養大明江湖人的愛國心和利益心,這點利益不過是九牛一毛。
對於大明軍隊的獎勵,朱由校不打算降低,相反要提升獎勵額度。
刺激軍人和武者的上進心和愛國心.
大元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或者救援瓦剌和林丹汗兩部,大明便已閃電般地結束戰爭。
大明該吃下的疆土已經吃下,沒有必要做大元吞並遼金兩國的先鋒。
這事兒要麼大元自己乾,要麼大宋這個憨逼來做。
大明對外沒有擴張欲望,隻想拿回屬~於自己的國土。。
金國和遼國本來還擔心大明會第一進攻他們,豈料大明滅了林丹汗和瓦剌後,便偃旗息鼓。
原本緊張萬分的兩國,見到大明的軍隊沒有繼續推進。
他們是徹底鬆了口氣。
“大明還是講究,很有信譽。”
“說不擴張就不擴張,沒有騙我們啊………”
“以前我們要是有好一點,現在不至於腹背受敵。”
大明的態度非常明確,如果金國和遼國真正地滅國,那麼大明隻會拿下雙方的咽喉要塞。
至於其他地區,大明沒有興趣。
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大明的國防安全。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