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朱由校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這才是亙古未有的蓋世帝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用在朱由校身上最適合不過。
朱由校知道這些臣子抱著什麼心思,不過,他不想為自己辯駁。
沒有那必要。
他做事,從來不在意彆人如何看?
他隻在意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否成功。
隻要成功了,天下人的評價與他有毛的關係。
虛名這東西,對朱由校這種現實主義者而言,真的沒有半點價值。
“行了,彆擔心朕,諸位愛卿隻要安心地治理好大明,朕便很滿意。”
一眾大臣心裡一陣苦笑,心道:“陛下心裡沒有點逼數?”
“大明要是沒了陛下,誰有本事統領大明,可以做到穩如泰山?”
朱由校在大明的地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就是曆史名臣在擔任大明核心要職,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論及威望,朱由校達到了人類極限。
在大明除非是大明的敵人,否則無不把明皇當神。
諸葛臥龍這個通天道人,見識了朱由校全能型的才能後,徹底服了。
他這輩子從未服過任何人,唯獨麵對朱由校。
他是被這個大明皇帝全方位碾壓。
朱由校沒有不會的,隻要朱由校願意,任何行業都能達到大師級。
他知道公司研發的各類武器裝備,都是九州最強大的存在。
他親自坐鎮隻會和建立的煉器和煉丹兩大大明兩大支柱。
竟然解決了大明所有財政問題。
朱由校每部署的戰略和長遠的規劃圖,百年一個大戰略。
至今都全麵實現,甚至超過預期。
他達不到這個高度。
在大明,隻要朱由校發話,群臣都沒有反對的人,全部照辦。
尤其海瑞,隻要是朱由校要求的或警惕的行業,海瑞就重點關注。
並且都是嚴查嚴辦,殺的人都可以堆積成山。
多少貪官汙吏,多少敵國諜子都成了海瑞統帥的都察院的功勳點。
如今一眾大臣中,海瑞絕對是朱由校的鐵杆。
朱由校說的那都是他要堅持,從不會去考慮其後果。
這種信任和執著,就是王陽明都有點害怕。
倒不是王陽明覺得朱由校不強,而是他有著自己的訴求。
都有著和朱由校不同的意見。
但是每次提出來,與天子意見不同,海瑞便要擔任先鋒。
先與王陽明打一架才罷休。
其實朱由校沒有必要冒險,這是群臣心聲。
大明的發展已經建立起完整的體製以及各類係統性的監督。
不會害怕出問題。
甚至朱由校都允許他們犯錯,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大方向沒有錯。
那大明都有調整的機會。
這也是一眾大臣不想朱由校離開的原因。
朱由校在,他們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治理大明。
沒有朱由校在,總覺得戰戰兢兢的。
如履薄冰是最好的形容他們的心情。
朱由校不是不知道,不過這卻是朱由校想要的。
唯有謹慎躬行,才能做好事,乾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其實當下九州形勢對大明極為有利。”
“諸位愛卿必須抓住這個機遇,而不是錯過。”
“你們的能力,都是經過朕嚴格的考驗才得以任職。”
“朕相信你們一定做好,沒有做好,要麼是工作不到位,要麼就是方法上出錯。”
“所料不錯,估摸著最遲十年,大明便要擔當抵擋異世界大軍的重任。”
“東海異世界入侵九州,我大明必須解決。”
“不要害怕異世界,實際上,異世界並非諸位愛卿想的那麼恐怖。”
“我們要化不利為有利。”
“充分利用異世界之生靈作為大明煉丹和煉器的材料。”
“不要覺得這是隻進不出的消耗戰。”
“我們可以做到以戰養戰,用敵人自身的資源,壯大我大明。”
在其他帝國裡麵可能無法做到。
或者不具備這個條件。
大明是具備的。
煉丹和煉器兩大行業可是大明支柱產業,其人才培養已經形成了良性的人才培養機製。
隻可以滿足大明現有的國力消耗和支撐。
這些臣子,最怕的就是影響了大明下一個百年大業的戰略規劃宏圖。
他們都想在曆史上寫下隆重的一筆。
都想流芳百世乃至萬世。
至於大明官吏的薪水,已經是九州之最,非常高的了。
各項大明福利體係,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乃至混得更好。
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如今不是一門心思想著如何躲避大明監督體係貪汙。
他們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為自己在大明的曆史上留下自己應有的名號。
沒有經濟壓力的文武百官,最大的心願便是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