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敵人殘暴,對自己人仁慈,這就是朱由校給世人最為深刻的印象。
不過,朱由校對於這個形象一點不在意。
人隻要自身強大,彆人怎麼說,與他有關係麼?
忽必烈從未這般痛恨一個人,太不講道義。
說好的中立,現在直接撕開麵具,露出獠牙。。
在大宋滅了後,大明出兵了。
手持大宋玉璽和龍脈氣運的人可,殺向大宋。
每過一處,無不望風而降。
宋軍沒有抵抗力,宋國沒了,隻有嶽飛和韓世忠的一支孤軍在大元橫衝直闖。
反正大宋沒了,他們回去沒有意思,不如做好殉國的準備。
在大元大殺特殺。
忽必烈坐鎮宋都汴梁,慕容龍城和李沉舟都已離開。
沒有分到多少財富,他們這次算是白打了。
誰會想到趙佶在最後關鍵時刻會把汴梁所有財富襲擊一空,然後自己殉國。
財富卻給了大明。
大明沒有出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大宋三分之二的巨額財富。
並且由武聖強者黃裳帶走。
蠻荒區的武者,能有這般強大,實則都是大明的功勞。
大明提供了充足的丹藥,隻要拿出天地奇珍,什麼樣的丹藥都能兌換。
所謂的沒有,那是沒有遇到大明急缺的靈材,一旦遇到了,便是武帝和武聖的破境丹一樣提供。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大明永遠不虧。
兌換出去和所收獲的都是大明在翻倍的賺取。
更不怕這些強者了,回來找大明的麻煩,大明的強者會更多。
幾巴掌拍死是正常基操。
尤其大明最令其他國家咬牙切齒的賞金獵人,現在又開始在大元和大宋興風作浪。
四處殺人,重要的是,賞金獵人還組團玩。
不玩單對單了。
一時間整個大元和大宋都處於大明狂風暴雨般的打擊。
忽必烈知道後,差點氣暈過去,大明和大元是世仇。
彆看大家在外貿上和聲和氣,好像兄弟似的。
實則大元恨不得把大明所有人斬儘殺絕。
死在大明手中的皇族太多了。
便是現在的汝陽王,早已成了大明的狗。
趙敏更是親自坐鎮在大元挖牆腳,隻要對大明有威脅的都是趙敏擊殺的對象。
作為大元的公主哪有做大明的妃子舒服。
靠山硬,殺了人,其他國家隻能忍氣吞聲。
畢竟大元有求於大明,需要大明的民生物資和修煉資源。
沒有大明,彆想提升和發展。
“朱由校,你不得好死…….”
“朕百年大計便毀於一旦啊……”
“朕竟然相信你的鬼話。”
忽必烈如果實力強大,早殺上門去了。
朱由校連禦駕親征的想法都沒有,放手讓一眾大明將領去打。
怎麼打,他不管,但一定要勝利,一定要完成早已製定的戰略目標,達到戰略目的即可。
其他的事,朱由校不會乾預,他要是乾預的話,豈不要累死。
大明現在可是有著曾經兩個疆土龐大,單是地方封疆大吏就高達十萬。
其他中層乾部更是高達千萬。
基層早已過億。
鎮守大元國都的是鐵木真,武聖強者,不過一樣沒有用。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武聖已經是天花板強者,但在大明這裡,武聖一抓一大把。
並不稀奇。
大明出動了九位半步武神境強者。
就是用來獵殺其他國家強者的。
便是李淳罡都已來到大元的大都。
鐵木真,在李淳罡眼裡,就是一隻將死的螻蟻。
大明一旦滅了大元,大元皇族就彆想活著。
活著的隻有趙敏這一支,還是汝陽王見機得早,不然的話,一樣要死。
便是有趙敏這個大明妃子在,一樣沒有用。
該死的一樣要死。
現在投降大明的人,大明都不會要,這些人不純粹,用起來非常麻煩。
對於這些士紳階層、貴族階層,大明的態度非常明確,斬儘殺絕。
不留一點隱患。
朱由校可不是聖母,更不會覺得有點不仁道。
這些階層的人沒有幾個是無辜的,都他媽的可以死好幾次的群體。
不殺怎麼可能?
大明的軍隊不論地針對大元還是大宋,都是以勢如破竹之勢攻克一切關隘和重鎮。
其餘地方的軍隊,均是望風而降。
大家都不想打,隻要能活命,保住家人做個大明的公民即可。
要求不高,就是求活命。
可見大明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
口上喊著戰死,與城池共存亡,實則心裡想的是如何求生。
大元不少帝國統帥叫囂著殺入大明,為死在大明屠刀下的同胞報仇雪恨。
當大明的軍隊真的殺到眼前,反抗的軍隊更慘,沒有一個活口,全部死了。
這不是戰爭,這是真正的屠殺。
他們所擁有的武器與大明士兵擁有的武器,根本不在一個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