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可以在中原統治區域肆無忌憚地殺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反正隻要投降了,都能得到中原人的原諒。”
“這樣的心思,那是以前,大明不會給他們僥幸的機會。”
“你能殺,為何我不能殺?”
“人世間都沒有這個道理啊……”
趙敏內心也認可朱由校的話,覺得朱由校做得對。
隻是現在是自己的族人,一時間心裡難以緩過勁來。
但這樣的情況,一次就夠了。
其他姐妹,隻要來自其他國家的,都要麵臨這樣的命運選擇。
一旦讓大明統一九州,那蠻州和荒州以往的行為,隻怕要被大明血腥地報複。
突厥、匈奴、北莽都在極力抵抗和反對大明這樣的違規行為。
這是不尊重九州最高統治者的尊嚴和生命。
整個九州唯一聲援和支持大明的隻有大秦。
其餘的帝國都在譴責。
便是大周一樣是譴責大明殘暴,沒有仁義之師的風範,丟了中原禮儀之邦的臉。
不過對於大周譴責直接當空氣。
氣得女帝大罵大明厚顏無恥,太不要臉了。
連給大周回應都不做,這是無視大周在國際上的聲音。
不過,大明在兵力調動上,卻加強了大明和大周接壤之處的兵力部署。
半步武神都派遣了三位。
已有威脅大周的能力。
搞得女帝雷聲大雨小,並無實質性懲罰。
因為大周和大雪山寺、突厥的利益談判沒有實現,雙方都在慫恿對方率先出兵大明。
不願意第一個挑戰大明。
大明現在表現出來的力量有點讓周邊自詡強國的國君恐懼。
害怕與大明交戰,其他鄰國會趁火打劫。
這種事兒,大家都乾錯,在信任方麵都欠缺得很。
重要的是,大周不敢玩啊……
大秦現在已經是鼎盛時期,軍事實力非常強大。
尤其曝光了大秦也有武神後,女帝的囂張氣焰收斂了。
不敢亂來。
大明不怕,有勇氣一戰,但是大秦插手,或者打著聯盟的旗號。
那大周就真的危險了。
大秦和大明對待蠻州、荒州的態度是一致的,都采取堅決消滅的態度。
荒州和蠻州最怕的是大秦和大明這樣的中原帝國。
他們更願意統一中原的是大周,而不是大明或大秦。
原因便在於此.
大明徹底崛起,讓九州那些自詡強國的國家都有種不適感。
打心裡抗拒大明的崛起。
覺得大明崛起是不可能的事,這是一個蠻荒區的國家啊……
一個靈氣稀薄的地區,能養出真龍?
這不是扯淡嘛!
偏偏大明強大了,半步武神強者都有。
這是個什麼概念,半步武神自從萬年前就已絕跡。
從未有哪一個半步武神境強者是出自蠻荒區的。
能有武聖便是蠻荒區的極限。
這是萬年來的曆史結論。
如今這個結論和半步武神禁區被大明打破了。
以一個全新的麵貌出現在世人麵前。
曾經出使大明的一個三不管地帶的軍閥北涼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俯視大明。
他們隻是學明的治國方法,學明的治國方案。
並非認可大明是個強國。
這是整個九州社會形態決定的,可不是某一個群體所決定。
如今大明站起來,並且強大起來,能接受才怪。
都覺得朱由校一定是得到什麼上古遺跡,否則不可能有這樣強大。
蠻荒區便是武帝級功法都沒有,武帝級功法,唯有大周、大秦、定州等中原武林聖地才有。
反正不包含蠻荒區。
真正的蠻荒區是隋州、宋州、明州中原三州,加上蠻族的金州和半個荒州。
蠻州、雪原等地,雖然看起來土地部肥沃,不能像中原那般擁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種。
但是他們的自然資源卻非常豐富,同時妖獸橫行。
生存相較中原而言,的確非常艱難。
但也鍛造了這些蠻族的大體強大的實力。
中原要是沒有強大的武神,數量多於他們這些蠻族,中原早已成為蠻族的牧場。
北涼王子看到大明這般囂張的擴張,便是政治口號都懶得喊。
說打就打,說滅就滅。
其他國家竟然都成了旁觀者。
畢竟這些蠻荒區,大部分靈氣強大的國家都不願意要,覺得是個拖累。
卻又不願給大明吃下,自己不想要,又不想給人。
目前這些國家都是這樣的心態,有點心理不平衡。
朱由校就是抓住這群人的心態,所以才會以高昂姿態出世。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