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
“據探查,還未曾發現墨家頭領有所動作,但他們確已抵達齊魯之地,並暫且安置,而後又蹤跡消失,似乎有人接應。”
消失了蹤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有人接應…
能在影密衛的查探下,就此消失不見。
就是接應。
尋常人是做不到的。
看來。
墨家亂黨前往齊魯之地早有計劃,才有人等候接應,勉強躲過了影密衛的探察。
除了儒家。
恐怕再無人有此實力。
始皇帝眼中閃過冷意,沉聲中威勢更濃。
“儒家如今由誰執掌?”
“朕記得,李斯的老師似乎就是出自儒家,可健在否?”
章邯連忙應答,言辭慎重了幾分。
“啟稟陛下。”
“儒家曆經數百年傳承,如今確是當世第一大宗,門下共分七係,勢力遍布齊魯之地。”
“如今儒家的掌門為伏念,為人沉穩,握有劍譜排名第三的太阿,與其兩位師弟顏路、張良並稱齊魯三傑。”
“門中核心,儘在小聖賢莊。”
“李相國的老師荀夫子也尚在人間。”
聞聽如實稟報。
始皇帝俯瞰的眼眸毫無波瀾。
“依你看來,何人去往儒家查明之事,最為適合?”
章邯毫不猶豫。
“稟陛下。”
“原本此次東往儒家查探,李相國與儒家頗有淵源,當是最優人選,如今當為七公子?”
聞聽這話,始皇帝略為意外。
“噢?”
“你為何如此推崇戰兒出麵?”
章邯回想方才見聞,眼中露出敬畏。
“稟陛下。”
“七公子有納百家學術之誌,此去儒家尤為適宜,方才微臣與七公子相遇,感受到了極為強大的力量逸散。”
“以七公子的能力,此去儒家必有收獲,至少也可為我大秦萬民取得學術。”
此言響起。
始皇帝眼中有了幾分興致,卻是淡然出聲。
“你退下吧。”
章邯根本不敢抬頭,就此恭敬告退。
待到殿中空無一人。
始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俯瞰著大殿,腦海中回想起了方才情景,也回憶起了近來的種種。
儒家。
向來遊離於各國之外,也從不參與政事。
這種低調,並不符合那龐大的宗門體量,卻總是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
如此存在,本就令始皇在意。
加上如今和墨家曖昧。
看來。
是時候派人去看看究竟,順便敲打一下這些書生了。
曾經。
始皇帝遠赴東韓,找到了一位了不得的才士。
他當年的豪情之言還在耳畔回響。
“我欲鑄一把天子之劍!”
“以七國為峰,山海為鍔!製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絕世無雙,天下歸伏!”
“此劍,即為天子之劍!”
始皇帝做到了。
他獨自一人鑄造了天子之劍,開創了天下一統的千秋霸業!
可惜。
故人韓非早已離世。
即便如此,始皇帝也對東土才士從不小覷。
此次墨家亂黨逃往東土,不由得讓他回想起了往事,而後聽聞章邯之言,對於藏拙的兒子贏戰也更為期待。
當年。
他可以找尋到自己的帝王之道。
身懷秘密的兒子贏戰。
若是此去東土。
是否也能如同他一般,顯露出王者資質,找到屬於自己的霸者之路?
遠望星空。
始皇帝陷入了沉思,眼裡也有了期待。
鹹陽城滿是燈火,仿佛一個盛世將要到來,給人無限的憧憬和遐想,處處傳響著熱議和震動。
而這份震動,還在不斷地蔓延發酵!
夜色如墨。
鹹陽的熱議卻是經久不息,各處府宅都為今日學宮之事震動。
蒙府。
蒙毅還在為今日見聞動容,端坐大廳沉聲感慨。
“七公子所言所行,果決淩厲,又有非凡遠見,已有陛下風範啊。”
這話響起。
蒙恬的神色更加震動。
滿朝公子無數。
也有扶蘇那般出類拔萃的存在,不少人為之讚譽。
但從未有人說。
哪一位公子,能有陛下風範。
隻是聽聞這話。
其中的深意就不言而喻,凡是朝臣都無法淡定。
“果真如此了得?莫非七公子這些年都在藏拙?”
驚疑聞聲響起。
蒙毅湊近幾分,悄聲繼續出言。
“七公子無視旁人言行,就連扶蘇公子出麵勸解,都不為所動,這便是莫大的勇氣,是絕對的自信和果斷。”
“而後又能道出儘納百家之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種種深意之言,可見其超凡眼界,早已超脫了世俗界限。”
“還有今日,於學宮門前巧辯眾儒,過人才學顯露無疑。”
“這勇謀兼備,才學超凡的年輕人,能為我大秦公子,而後又能勸解扶蘇公子醒悟……”
“如此種種作為,若非天降奇才,就隻能歸結於陛下真龍血脈!”
說到這裡。
蒙恬已然驚駭得無以複加。
他們兄弟為人臣之極,所見當世俊傑不知凡幾,弟弟蒙毅更善謀略,卻從未如此誇讚過任何人,此刻分析過後。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