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記載中。
大秦北伐匈奴,打得胡人百餘年不敢南下,極儘輝煌霸氣,將霸秦的勇武和統治力彰顯無疑,使得後世崇敬不已,直到千年後還被人稱道。
但是,以現實角度去看待,此戰遠途征伐,雖然大獲全勝,但大秦的損耗也極為巨大,哪怕大敗了匈奴,也無法做到儘數滅絕。
故而,始皇帝為安穩北方,不得已才下令蒙將軍北築長城,世世代代防禦外族入侵。
這等曆史壯舉意義深遠,卻在後世被不少人誤解,落得勞民傷財苦役百姓的名頭,實在令人唏噓。
而造成這一切的關鍵所在,就是匈奴的非凡騎射之術。
匈奴常年生活在北方草原,環境惡劣,自幼3.8就以馬匹為伴,以牛羊為食,雖然不通教化不懂禮數,並中原各族稱為蠻夷,但戰力也騎術卻是相當強悍。
老秦人更為驍勇善戰,卻是常年生活於漢中和西垂一帶,也沒有遊牧文化,論騎射之術,整體自然相對較弱。
若想扭轉這種優劣分明的局麵,在當下的時代和先天的出身緣由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道理,放在後世多數人都能看懂。
但在如今。
聽聞太子殿下直言關鍵,韓信更為敬佩。
“殿下英明!”
贏戰並未再出言,隻是將白帛交出。
“韓信,解決這一切的關鍵,就在這白帛之上,你拿回去細細研究,自今日起,找尋工匠打造對敵神鐵!”韓信聞言震驚。
恭敬上前接過白帛一觀,已然驚為天人!
“殿下奇才!”
“末將這就離去,即刻著手準備一切!”
隨著韓信的離去不久。
不到半日光景,就有一處歸屬贏戰的宅院裡,招攬了不少鐵匠,火爐熊熊,忙得汗如雨下。
這種消息,自然被某些有心人看在眼裡。
十八公子府邸。
聽聞贏戰命人煉鐵鑄造兵器,胡亥激動地拍案起身!
“好!”
“果然讓我們抓到機會,老師真是神機妙算啊!”
“老師!那嬴戰招募鐵匠,鑄造兵器,定是要參與北伐!”
十八公子府中,胡亥滿臉興奮。
在他看來,父皇剛剛下令北伐,嬴戰一回到太子府便開始打造兵器,肯定是得到了父皇的授意,欲參與北伐之事!
想到這裡,胡亥滿心嫉妒,如今秦滅六國,一統中原,南越又已被平定,秦國也再無戰事。
如此一來,此次揮師北伐,對於軍中將領來說,那可是天大的立功機會!
正因如此,如今整個鹹陽的所有將門,都在擠破了腦袋把後輩送到北伐軍中,想要借此機會光耀門楣。
在胡亥看來,散朝之後父皇將嬴戰留了下來,顯然是因為北伐之事。
匈奴善戰不假,可麵對大秦的鐵騎,難以掀起什麼太大的風浪,這就是個功績加身的良機啊!
可父皇偏偏把這個機會給了嬴戰,胡亥又怎能不嫉妒呢?
但一聯想到之前趙高對他所說的話,胡亥頓時就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趙高坐在案前,麵露一絲陰柔的微笑。
心中有些感歎,嬴戰被立為儲君,似乎讓胡亥成長了許多,如今竟是已經能冷靜的思考問題。
念頭至此,趙高問道:“不知公子覺得,何為良機?”
聽到老師的問話,胡亥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做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說道:“那贏戰回府之後,便開始招募鐵匠打造兵器,定是在宮中父皇允他參與北伐之事!”
趙高點了點頭,靜候下文。
胡亥繼續道:“本公子認為,此事有兩重良機!”
“哦?”
趙高眉頭一挑,眼中再次露出了幾分訝異。
兩重良機?
這位傀儡公子的城府,似乎一夜間成長了許多啊!
“第一種良機,便是那贏戰北伐歸來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功績,到時候便可實施老師的良策!”
胡亥越說越是自信,“隨軍北伐,他總不可能帶著錦衣衛和流沙吧?”
說到這裡,胡亥話音一頓,冷笑道:“到時候,沒有了眾多高手保駕護航,隻需要老師派六劍奴暗中隱於軍中,再出其不意……”
聽著胡亥的話,趙高臉上的笑意已經不見了,反而表情愈發陰沉起來。
思考問題?一夜間成長?
屁!!
趙高猛地一拍桌子,眼見他這副怒發衝冠的樣子,胡亥頓時止住了話語,驚疑不定地看著他。
似乎是有些不明白,上一刻還滿臉欣慰的老師,怎麼轉眼間就變了臉?
趙高臉色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心中暗罵胡亥這個蠢貨。
且不說如今的嬴戰身為太子,千金之軀又怎可能親自隨軍北伐?
就單論讓六劍奴潛入軍中,暗中刺殺,這個想法簡直就是蠢不堪言!
蒙家世代忠傑,對於皇室的忠誠,滿朝文武無人質疑!
自桑海城歸來之後,蒙恬始終和贏政走得很近,恐怕就算是贏戰死在了北伐路上,也不會有人會懷疑到蒙恬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