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戰自然不會讓自己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國運,到時候被一波焚書坑儒給大量耗損。
雖然他這麼做,同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運,但他的做法要遠比嬴政周全許多。
當然了,並非是贏政不才,而是焚書坑儒發生在幾年後,而且可就不僅僅隻是鹹陽的儒生,對學宮進行批判了!
到了那時候,整個天下的儒生都在四處遊說,批判秦國時政。
正因如此,嬴政為了一勞永逸,穩固民心,才下令焚書坑儒,並且傳達了一條條禁令。
贏戰將這件事情提前,並且同時推出了科舉製度,不僅完美的化解了焚書坑儒帶來的後果,同樣也提前給天下儒生敲響警鐘。
科舉製度的實施,讓天下百姓都有了求學的資格,如此一來眾望所歸,哪怕是到時候那些儒生好了傷疤忘了疼,再敢四處遊說,也無濟於事!
這一夜,整個秦國以鹹陽為中心,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焚書坑儒!
這件事情的影響太過惡劣了!
不僅僅是儒家子弟,所有的諸子百家的弟子,全都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今天是儒家子弟遭殃,那明天呢?
而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就是……
這一切的起因,雖然僅僅隻是因為幾個儒生在大秦學宮門口,說了一些批判學宮的言論!
早在小聖賢莊宣布歸順大秦的時候,儒生們就已經分為了兩個派係。
一個派係是隨從小聖賢莊,或避世不出,或趕赴鹹陽,想要一展胸中抱負。
而另一個派係,則是對小聖賢莊的做法不恥,認為有損儒家門風,辱沒孔聖人思想的反對派。
焚書坑儒的事情傳開之後,所有反對派的儒生在各地開始發聲,甚至有些人直接寫詩作文,怒斥大秦太子的暴行!
諸子百家居安思危,同樣在各地開始紛紛附和,想要欲圖以大勢壓迫皇權!
而一些不知內情的大秦子民,聽這些人說得頭頭是道,也都開始遊街抗議。
民心所向,廢儲!
大秦各地的儒生,以及諸子百家的弟子們,眼看著民心凝聚,一個個都開始紛紛期待起來。
那被稱為是仙人降世的太子,實在太過妖孽了!
先破墨家,再收儒家,又滅農家!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讓諸子百家們對嬴戰生出了濃濃的敬畏。
而嬴戰登上太子之位,讓諸子百家心如死灰。
這樣一座大山壓在頭頂,恐怕整座江湖都抬不起頭來!
可焚書坑儒的事情,讓這些諸子百家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再一次死灰複燃。
隻要能夠借此機會扳倒嬴戰,在民心所向之下,諸子百家無疑會以比從前更加淩厲之勢,重振旗鼓!
然而……
隨著學宮三策昭告天下,根本正在沾沾自喜,打著小算盤的諸子百家,全部都如五雷轟頂一般,震驚得無以複加!
興建學宮?
罷黜百家?
科舉製度?
興建學宮,這對諸子百家來說,對他們的影響力造成很大的衝擊,但這都無可厚非。
罷黜百家?
諸子百家傳承至今,豈是說罷黜就能罷黜的?
更何況這一切都是由大秦太子嬴戰提出,剛剛焚書坑儒,現在又要罷黜百家,誰會買他的帳?
然而……
當有關科舉製度詳細內容的榜文,張貼在各地之後,頓時引發了整個大秦的轟動。
那些原本還被儒生和諸子百家蠱惑,群情激憤的大秦子民們,更是二話不說,直接倒戈!
開玩笑…..
太子殿下的科舉製度一旦推行,那個就是給了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一步登天的機會!
僅僅是鄉試第一的解元,就能入學宮任教,這無疑是一份美差啊!
而一旦能夠在省試中脫穎而出,隻能在地方任職官員,那可是平頭百姓往日裡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從前的老百姓,想要擺脫水深火熱的生活,要麼是勇武無雙,入江湖或入廟堂,靠血與汗闖出一片天地。
要麼就是入諸子百家,學習各家學說,或有一日會得伯樂賞識,大多都是泯然於眾人,如今,科舉製度的推行,無疑是給了天下蒼生一個機會!
任何人無論出身,隻要有才學,便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而學宮的興建,直接在各地開始招募有識之士,也讓一些懷才不遇,終日鬱鬱寡歡的才子們,有了出頭之日!
這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情啊!
一時間,誰還會去在意太子殿下焚書坑儒的事情?
能夠如此福澤天下的太子,就算是焚書坑儒,其中的詳情,肯定也和那些儒生與諸子百家說的不符!
於是乎,百姓們隻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對於諸子百家和儒生,更是深惡痛絕。
放在原本,那些諸子百家的奇人異事,以及學富五車的儒生們,隨隨便便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景仰。
甚至落難之時,也有百姓毫不吝嗇的伸出援手。
可如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說是過街老鼠,但這些人走在大街上,也絕對會引起人們的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至於說落難相助?
乖乖……
不給你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更是有一則消息傳出,據說當日太子殿下焚書坑儒的時候,負責這件事情的便是儒家小聖賢莊,齊魯三傑之一的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