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苦笑一聲,搖頭歎道:“啟稟殿下,我已卸去了教主一職,此行大秦,隻是為了還一個人情。”
嬴戰點點頭,如果沒有降臨大秦的話,明教這個節骨眼上已經快要推翻元朝了。
而張無忌則是將稱帝的機會讓給了屬下朱元璋,辭去了教主一職,和趙敏遠赴蒙古,退隱江湖。
現如今重出江湖,恐怕是因為兩個世界之間的碰撞,天下再生變故,所以才陪朱元璋來了一遭。
“明教費儘功夫,眼看著就要推翻大元,如今卻為大秦做了嫁衣,你就不覺得可惜?”
嬴戰似笑非笑地看著張無忌。
張無忌卻搖搖頭,見禮道:“明教起義,隻是為了推翻大元,驅逐胡虜!”
“此行途中,所見皆是太平盛世,無忌覺得,由大秦一統天下,實乃百姓之福!”
這番話與朱元璋最初的意思相差不多,但從張無忌的口中說出來,嬴戰卻沒有絲毫懷疑。
輕輕抬了抬手,贏戰看著張三豐笑道:“張真人,你們二人可在府中敘舊,也算是替本殿下儘一儘地主之宜。”
張三豐見禮道:“多謝殿下!”
說完,便帶著張無忌離開了院子。
又一次回到了躺椅上,贏戰臉上不禁露出了一抹笑容。
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到來,完全是意外之喜!
尤其是劉伯溫,贏戰當時見他不惜損耗壽命,也要泄露天機,為朱元璋指出明路的時候,就連他都小小地驚訝了一下。
雖然不知道劉伯溫在未來的一角中看見了什麼,但嬴戰卻明白,劉伯溫對他的敬畏並無半點虛假。
相比之下,朱元璋就多了一些目的性。
長生?
嬴戰緩緩閉上雙眸,對於大秦的未來,他突然也有些期待起來了……
贏戰有種預感,大元王朝的降臨,或許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一月時間轉瞬即逝,在這一個月裡,隨著大秦如火如荼地征兵,北地邊境,已然駐紮了百萬雄獅,震懾著大元每一個邊防將士。
可相比之下,大元就要顯得“淡定”許多...
邊防力量竟是沒有絲毫的增加,仿佛是有恃無恐一般!
實際上……
大元也實在是沒辦法啊!
如果不是嬴戰挑釁大元天道,引得兩國氣運之爭,恐怕大元的那位荒唐皇帝,還真就會選擇臣服!
按照常理來說,一方世界本應該隻有一個天道。
但隨著大元王朝的降臨,大元王朝所在世界的天道也隨之而來。
隻不過,由於脫離了原本的世界,大元王朝的天道不複從前,隻能是與大元王朝的氣運綁在一起維持不滅。
否則的話,在大秦世界天道的主場,早就被磨滅殆儘了。
兩方世界的天道,隨著大元王朝降臨的那一刻,便勢要分個你死我亡。
因此再經曆了嬴戰於鹹陽上空的一番舉動之後,兩國之爭,也就綁在了各自的氣運和天道上。。
如此一來,大元便不得不戰。
然而……
大元王朝實在是苦不堪言啊!
他們又何嘗不想派兵南征,抵禦大秦?
但……
實在是分心乏術!
原本大元王朝的內部就已經是分崩離析,明教大軍吞並群雄,兵指大都,大元江山搖搖欲墜。
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降臨在了大秦世界!
而且……
又趕上了大秦北伐匈奴!
原本匈奴節節敗退,可隨著大元王朝的降臨,直接就和大秦隔開了萬萬裡的距離,天高皇帝遠,解除了眼下的危機。
本打算休養生息的匈奴,一看大元王朝岌岌可危,頓時便生出了一些野心。
若在大元和明教兩敗俱傷之際,趁此機會漁翁得利,奪取大元江山,豈不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於是乎……
在單於的一聲令下,匈奴直接大軍壓境,南征大元!
並且勢如破竹,迅速破開了大元北境的防禦,一路高歌猛進。
這一下,大元算是徹底要完了……
北有匈奴來勢洶洶,南有大秦虎視眈眈,內部又有明教直搗黃龍。
元順帝表示…
這江山,不要也罷!
破罐子破摔之下,這荒唐皇帝索性繼續聲色犬馬,享受最後的狂歡。
攤牌了!
擺爛了!
大秦,鹹陽,章台宮。
“啟稟父皇,一月之期已至,而臣請命北伐!”
嬴戰身著九蟒白袍,位列群臣之首,見禮朗聲喝道。
“準!”
九階之上,嬴政隻是一個字道出,滿朝文武同時心頭一緊。
雖然他們都覺得,這將會是一場漫長的戰爭,甚至會損傷大秦國本,但卻不敢有任何異議。
自從章邯於朝堂將贏戰在北地所做之事道出,贏政敲打群臣之後,朝野中已經再沒有了敢針對贏戰的聲音。
大公子扶蘇足不出戶,潛心鑽研古之典籍,顯然是不打算繼續競爭儲君之位了。
趙高的一切算計都付之東流,更是在贏戰引發天地異象之後心如死灰。
任憑他再怎麼精於算計,任憑他再怎麼籌謀布局,趙高已然明白,嬴戰的儲君之位無可撼動。
文宮三策,天下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