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們得出的最終結論,也正因如此,鹹陽的百姓對於太子贏戰,已經敬畏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程度!
或許提到始皇陛下的時候,人們有恐懼,有尊崇……
但卻遠遠不及提到太子殿下時那般狂熱!
仿佛……
陛下仍舊是他們的皇,太子卻已經是百姓們的信仰!
鹹陽宮,一人著黑色龍袍,一人著九蟒白袍。
赫然便是嬴政與嬴戰!
此時,父子二人正相對而坐,中間擺放著一張棋盤。
“戰兒,朕聽說你在北征之前,便早早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收服了大元內部的數十萬大軍?”
贏政指間把玩著一枚黑子。
贏戰點點頭道:“父皇明鑒,兒臣初次北行,遇一年過期頤的老道,此人乃是大元境內江湖魁首,武當掌教張三豐!”
“哦?”
嬴政雙眼微微一眯,黑子落下。
能稱之為江湖魁首,這可不是自封的啊!
那必然是無論德行威望,還是一身武學,都已登臨絕頂,才能受到江湖中人的追捧。
俠以武亂禁,最近這幾年來,在贏戰發跡之前,嬴政可是為江湖上的事情頗感頭疼。
哪怕是大秦的江湖,也從未有過一位魁首!
所以在哪怕嬴戰口中那人隻是個期頤老道,嬴政也不會有輕視之心。
贏戰繼續道:“此人一身武學震古爍今,接兒臣一拳,僅僅隻是受了一些輕傷,我大秦高手無人能出其右!”
父子二人在棋盤上你來我往,仿佛領兵作戰,刀光劍影。
贏政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能接住贏戰一拳?
還僅僅隻受了輕傷?
這種評價,乍一聽不像誇讚。
可實際上,整個大秦都知道,大秦太子迎戰,擁有破城之力!
一拳連城牆都能轟斷,打在人身上會是什麼效果?
“此人已入兒臣府中,歸降大秦,而大元境內的起義軍乃明教大軍,張三豐是明教前任教主張無忌的太師父…….”
“在張三豐的牽頭之下,明教歸降我大秦,兒臣得一文一武兩位大才,正欲舉薦給父皇。”
嬴戰這話半真半假,無論是張三豐還是張無忌,已經無法再去直接影響明教的決策了。
而有關朱元璋和劉伯溫真正的臣服原因,除了他以外,知道的人就隻有張三豐和張無忌。
這兩人自然不會把消息泄露出去。
就算嬴政再怎麼倚重他,就算兩人父子血脈擺在那裡,此事嬴戰也斷然不能明言。
怎麼說?
說劉伯溫窺測未來,知曉跟著他能有長生的機會?
長生是嬴政心裡最大的一塊疙瘩,嬴戰自然知曉輕重。
“哦?”
贏政眉眼一抬,顯然對於嬴戰口中的兩位人才很感興趣。
上一個被嬴戰評價為將才的,可是初戰匈奴,便以三千鐵騎一夜破城,敗敵兩萬的兵家妖孽啊!
甚至稱之為第二位殺神都不為過!
“吳王朱元璋,大元境內起義軍首領,此人有氣運加身,若非兩個世界碰撞,恐怕推翻大元,登基稱帝的便會是他!”
贏政的眼中寒芒一閃,無論是再如何大才,但這終究是大秦的天下。
他斷然不會允許一個皇室之外的人擁有這般氣運!
這是帝王大忌!
不過就聽嬴戰又道:“但此人已經歸順大秦,散儘一身氣運,忠心可鑒!”
贏政眼中精芒一閃,他很清楚,一個擁有帝王之姿的人,哪怕失去了帝王氣運,也必將是一位不世大才!
“此人行事果斷,勇武過人,不失為一員猛將!”
說到這裡,嬴戰也是有些犯嘀咕。
朱元璋與他認知中的形象並不相同,這貨簡直猛得一批!
滅元一戰,朱元璋身先士卒,攻城掠地,所過之處無一合之敵!
在嬴戰看來,這個平行世界的朱元璋,勇武要更勝未來的西楚霸王!
兵家造詣,更是絲毫不遜色於兵仙韓信!
“父皇此行北巡,兒臣便想讓此人一路相護,有著明教大軍的幫助,收拾大元江山,無疑會事半功倍!”
贏政點點頭,不疑有他。
對於贏戰舉薦的人,哪怕是曾經的敵國之士,贏戰也不會有絲毫顧忌!
由此可見,嬴戰在贏政的心裡,地位已經高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程度!
“另一人名為劉基,字伯溫,人稱青田先生,學貫古今,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乃是一無雙文臣!”
嬴戰簡單介紹了一下劉伯溫之後,便繼續道:
“父皇北巡可帶著此人,了解大元時代發展,人文曆史,百姓民生,前朝製度!”
“好!”
贏政哈哈一笑,“有這明教和兩位大才相助,朕北巡歸來之後,定能不出半載,便安定天下!”
歡迎落一下,贏政星眸凝視棋盤,笑容僵住,突然沒好氣地笑罵道:“臭小子!你提此二人,恐怕舉薦之意是假,讓朕分心是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