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昭輕聲道。
他對著林暮雨比了個手勢,“想吃什麼?等會兒我給你帶回來。”
謝昭眸色溫柔。
林暮雨搖頭。
她下床,走到謝昭麵前,將謝昭的衣領理了理,“天氣已經涼了,多穿點衣裳,出門小心,彆逞強,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謝昭點頭,湊過去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嘿嘿,我知道了媳婦兒,放心吧。”
說完他起身,拿了斜挎包,在林暮雨的注視下,又拿了一件外套,搭在肩膀上出門去了。
…………
江城日報社。
張金海正在收集資料,為明天的報紙新聞做準備。
八十年代。
要說傳播最有力的,不是電視。
而是電台和報紙以及文字類的東西。
電視還不普及,但是報紙這種東西,便宜,量大,傳播地方廣,但凡是能識字兒的,早上起來花幾分錢買一張報紙,能拿著看很久,知道附近發生的大小事兒。
值當。
張金海是一個最底層的記者。
他入職江城日報已經六年了,沒人脈,沒背景,更重要的是,他抓不到重點新聞,發生的大事兒輪不到自己報道。
因此,這六年來,碌碌無為,一直在底層瞎忙活。
他有些不甘心,可也隻能苦熬著。
“彆翻了,那些事兒我早就翻過了,沒什麼可以報道的價值。”
同事過來接開水,嗤道:“都是些雞毛蒜皮兒的小事,看著都叫人頭疼。”
張金海沒有吭聲。
他剛才看了半天。
一些群眾寄過來的信件,裡頭寫的都是些啥?
王奶奶家的貓爬上樹下不來了,隔壁大爺的金牙掉了,再要麼就是自己是個學生,考了多少多少分。
張金海看得頭痛欲裂。
他歎了口氣,將東西胡亂一扒拉,塞回了信箱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出去透透氣兒,看看能不能找到點素材。”
說完後,張金海轉身出去了。
江城日報對麵是一條長長的巷子,到了晚上就會擺夜市。
此刻。
謝昭正在對麵,他的對麵,站著的人不是彆人,是李龍飛陳澤還有王意友三人。
上次一彆,好幾個月過去了,三人是謝昭最早,也是最忠實的一批顧客。
靠著謝昭的衣裳,三人成功掙得盆滿缽滿。
昨天夜裡,他們在這裡擺攤呢,謝昭就找上門,說是有事兒要他們幫忙。
得。
這一大早,就過來了。
沒彆的。
認人。
上輩子,謝昭也是看報紙的,但是隔了這麼久,他能夠記得的內容不多。
獨獨一則。
是關於經濟日報版麵的。
那是江城第一次幫著打廣告的報導,雖然隻占據了一個很小的版麵,但是謝昭記憶猶新。
那是一家電器店開業,是江城電器廠的直營店麵。
記者親臨現場,進行報道,最後刊登在報紙上。
算算時間,得往後推一年左右。
而那篇報道的記者,叫做張金海。
他後來也因為敢想敢做,幫著不少大佬宣傳商品,最後一路扶搖直上,成為江城的金牌記者。
響當當的人物。
“哎呀,你怎麼找張金海?那記者,我認識,乾了六年了,還是一個小記者,經常來咱們夜市買東西呢!”
喜歡上輩子苦夠了,再也不當假少爺了請大家收藏:()上輩子苦夠了,再也不當假少爺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