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迅飛鳧,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可能曹植也想不到,他妙筆揮灑的一篇長賦,竟能被後世某個門派,演化出一門高深莫測的輕功身法。
不過這本就很正常。
據李瑾瑜所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既自以心為形役”一句,已被十七八個門派,解釋二三十個版本。
更彆說逍遙派收徒,本就對顏值文采多有要求,倘若曹植生於此世,怕是逍遙三老都會搶著收為弟子。
淩波微步走動起來,正符合洛神賦描繪: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此門身法比起鳳舞九天、浮光掠影之類的,速度方麵差了一些,高低起縱也略有不如,唯獨身法瀟灑飄逸,近距離閃避,卻比鳳舞九天更勝一籌。
李瑾瑜按照身法圖錄描繪,圍繞著無量鏡湖一圈圈旋轉。
初始之時用的不甚純熟,走了二三十圈後,速度便越來越快,身形也越來越瀟灑,行到興奮之處,足尖偶爾點在湖水上,如打水漂般借力而行。
踏雪無痕,落地無聲,登萍度水,淩空躡虛,鳳翔千裡,壺公縮地……
諸多用來形容輕功的詞彙中,李瑾瑜能做到踏雪無痕、落地無聲,想登萍度水淩空躡虛,卻還差了一些。
倒不是武道修為差了太多,也不是輕功身法不夠淵深,而是想要做到這八個字,需要的是精氣神的聚合。
尤其踏水那一下,更需要精細入微的身體控製,方能隻借一絲氣力,便淩空而起,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江湖中能夠達到這等水平的,唯有寥寥數人,堪稱鳳毛麟角。
至於更勝一籌的“鳳翔千裡,壺公縮地”,已經是無上大宗師的專利。
李瑾瑜此前可以登萍度水,或者說是一葦渡江,但想要在縹緲淩波中隨心而行,卻還是差了幾分精熟。
最近數月,李瑾瑜勤修五絕神功煉體篇,再加上三和逸士指點,身體操控越發精細,此時借淩波微步神妙,已然能夠用出淩空躡虛的部分技巧。
當然,想要更進一步,還需要長時間的苦修參悟,絕非短時間可行。
據說權力幫幫主李沉舟,所修行翻天三十六路奇中,有一招“馭虛踏空絕世奇”,能虛空漫步,淩空而行。
逍遙派至高傳承“逍遙禦風”,能夠如同《逍遙遊》中描述那般: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可惜無從得見啊!
李瑾瑜並非好高騖遠之人,沉下心思參悟淩波微步,過了兩日,已然用的精純熟練,身形更是瀟灑至極。
何珺琪看得異彩連連,可惜她雖然接觸過漢文化,但對於易經八卦這種高深內容,卻近乎是一竅不通。
除了給李瑾瑜喊“666”,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李瑾瑜練習精熟,然後手把手教給她,她對此倒是更為期待。
“嗖!”
李瑾瑜足尖輕輕點水,身體如同驚鴻般一掠而起,在半空做了幾個藝術體操的動作,輕盈的落在何珺琪身邊。
正準備享受何珺琪的歡呼,忽然感覺到一股淩厲的氣勢。
這股氣勢初始時風輕雲淡,緊跟著滿是怒意,磅礴的威壓瞬間襲來。
雖然剛剛跑了幾十圈,但淩波微步有積蓄真氣的效果,真氣無有損傷,反而因為急速飛掠,身體熱血沸騰。
說白了就是熱身!
感受到這股磅礴威壓,李瑾瑜半點不懼的揮掌直上。
掌刀斜掠,寒氣噴湧,周圍空氣瞬間冷了十二三度,晶藍色的刀氣冰封湖水,隨即崩碎出數百上千冰晶。
綿綿紫氣透體而出,暖玉簫不知何時落入掌中,吹出灼熱的純陽罡氣。
極冷極熱相互彙聚,不僅沒有互相抵消掉,反而冷熱交彙,彙聚成了一股凜冽旋風,風刀霜劍無孔不入。
尋常人吃李瑾瑜這套連招,早就已經連連後撤,便是無量劍派齊上,也會被打的狼奔豸突、狼狽不堪。
可那人既然有如此氣勢,實力自然也是非同小可,衣袖輕輕一揮,堅韌且綿柔的氣勁碾壓而至。
看起來像是少林袈裟伏魔功,又很像是武當流雲飛袖,再一看又像是鐵袖功、袖裡乾坤一類的特殊武技。
衣袖輕輕一拂,便已在身前凝聚一片無形氣牆,風刀霜劍雖利,卻也奈何不得半分,被舉輕若重的擋下。
刹那時間,形貌已現。
來的足足有三個人,全部都以紗巾遮住麵容,身材玲瓏有致,顯然都是女子,且身形體態氣質八九成相似。
為首一人雖秀發烏黑,但其年歲絕不會少於七十,因為方才那一拂,已然顯露出超過一甲子的渾厚功力。
身後兩人,均是十七八歲少女,正值最好的青春年華,一個武道根基與何珺琪差不多,另一個則相對虛浮。
這個組合,這個位置,這股怨氣。
李瑾瑜心思電轉,已然明白,這三人不是彆個,正是李秋水祖孫三人。
為首之人是李秋水,然後是她的孫女李清露,以及她的外孫女王語嫣。